“本來這次的目標是在電氣時代的基礎上進行擴充套件,製造內燃機、汽車等相關裝置。”

“但在經過仔細的商議後,我們修改了原先的計劃,重新制定了這一次直播的內容。”

“而這一次的目標,是在三百六十五天成功的研製出來一臺可以用於高速計算的計算機。”

“當然,這個高速計算是有標準的,我們的要求是,製造出來的計算機能達到每秒一百萬次的浮點運算。”

韓元話音剛落,直播間裡面就沸騰了起來。

【我草、我聽到什麼!】

【牛逼啊,電氣時代果然沒法滿足主播了,這次要進入資訊時代了。】

【又是三百六十五天,嘿嘿,又有的看了。】

【那原先的計劃,內燃機呢?主播是不準備造了嗎?】

【造啥內燃機,直接造反重力汽車和曲率引擎不好嗎?(狗頭)】

【好傢伙,光是一個cpu就能弄死人,一年內製造出來一臺電腦,這可能嗎?】

【造cpu需要光刻機吧,主播是打算直播造光刻機嗎?】

【臥槽,每秒一百萬次的計算速度,那這個就牛逼了。】

【????每秒百萬次的運算,就是垃圾好嗎?】

【的確,普通的家用電腦的運算速度都能達到每秒一億次,一百萬次的確不算啥。】

【先不說計算速度,光是製造電腦我就覺得不可能,沒有光刻機、沒有半導體,連cpu都造不出來好嗎?】

【我也覺得不太現實,儘管主播之前成功的進入了電氣時代。】

【開始的時候主播進入電氣時代你們說不可能,但主播完成了,現在造電腦你們又說不可能,我期待打臉的那天。】

.......

彈幕上,爭論一片,有無腦相信韓元能完成的,也有質疑的,更有大片的理論當在討論是否有實現的可能。

畢竟在一個人的情況下,想要製造出來一臺電腦,在絕大部分人眼中,這簡直是天荒夜譚,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相反,收到通知,蹲守在韓元直播間內的各國人員則淡定多了,儘管有議論,但大家的看法倒是基本一直。

在這些研發人員眼中,雖然一個人製造一臺現代化的電腦基本不可能。

但製造一臺運算力只有每秒百萬次的計算機還是可能實現的。

畢竟這個要求並不算很高。

電子管計算機、電晶體計算機、差分機、數字計算機、整合計算機這些都可以實現。

雖然製造起來有些複雜和困難,但經過他們的瞭解和計算。

以這名主播目前所擁有的工業裝置和化學裝置,還是有可能實現的。

當然,前提是這名主播和他背後的團隊擁有足夠的知識儲備。

知道該如何去製造半導體,知道如何製造三極體,知道如何去串接電子管或者電晶體形成計算力。

模擬空間內,韓元正將水壩的擋板推開,將立式水輪運轉起來,在看著混亂的彈幕後,他開口到:

“大家其實弄錯了。”

“我的目標,並不是研發出來整合晶片計算機,而是製造出一臺運算速度可以達到每秒百萬次的計算儀器。”

“這兩者其實是有很大的差別的。”

“前者的複雜程度是後者的百倍、千倍甚至萬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