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學實驗室一側,間隔幾十米的地方,韓元早已經清理出來了一大片空地。

隨著時間的流逝,一個又一個的小型石油分餾裝置在韓元忙碌下迅速搭建起來。

這些小型的石油分餾裝置的排列宛如樹一樣,有主幹,也有枝幹。

枝幹後面還有一個個預設出來存放儲油罐的地方,宛如樹葉一樣。

等到主分餾塔全部弄好,韓元停下來休息了一下,喝了口水,順帶看了眼彈幕。

【高中課本上有,前幾天我們化學老師才將了石油的形成和分餾,沒想到今天居然能在直播上看到。】

【萬一穿越了可能用得上(狗頭),如果是臨高啟明那種就逆天了。】

【我jio得可以。】

【石油分餾塔我見過,不是隻有一個嗎?主播你這裡怎麼這麼多?】

【這是小型分餾裝置吧?裡面的結構好像也挺簡單的。】

看到彈幕上的疑惑,韓元挑了一些回答。

“這種小型石油分餾裝置是依據實驗室中的燒瓶分餾石油設計出來的。”

“就如同串聯電路一樣。”

“正是因為小型,在控溫方面遠不如大型分餾裝置,每一個裝置頂多能控制兩層不同的溫度。”

“而石油裡面包含了超過8000種不同分子大小的碳氫化合物,以及少量的硫化物。”

“所以我需要多個不同的分餾裝置來實現控制不同的溫度,進而分餾出我想要的產品。”

“就像第一個罐子,是分餾汽油和石腦油的。”

“那麼裡面的石油在加熱到一百七十度後,沸點最低的汽油會最先逃逸出來,然後進過冷凝管後冷卻進入儲存灌裡面。”

“而剩下的石油,則會流入第二個罐子裡面,透過加溫再一次達到對應分餾物品的氣化溫度。”

“依次類推,每一個小型分餾裝置在實現控溫後,最少也可以分餾出兩種不同的產品來。”

“而最後,剩下的殘渣,就是瀝青和其他雜質了。”

“我只不過是吧大型分餾裝置給拆分一了一下而已,原理還是理由原油中不同物質的沸點不同。”

這一番講解,通俗易懂,直播間裡面的大部分觀眾基本都聽明白了。

休息了一會後,韓元繼續工作,續接管道,安裝儲油裝置,安裝溫度計。

各種工作又忙碌兩天,所有的裝置才安裝和除錯完成。

當這個提煉裝置完成以後,韓元立刻進行實驗,一刻也不願多等。

收集回來的原油經過管道流入分餾裝置後,立刻針對不同的分餾裝置進行不同的升溫加熱。

當第一個儲存罐管子出口開始滴落帶著淡黃色透明的汽油時,韓元亦是忍不住激動的心情大笑起來。

當石油這種基礎化工原料能夠批次生產,能夠批次處理的時候。

整個文明,終於可以動起來了。

也可以大部往前走了。

石油,被稱為‘液體黃金’,一點問題都沒有。

可以解決他的燃料問題;

可以解決合成塑膠、橡膠、纖維三大合成材料問題;

可以製造重油、蠟、潤滑油等各種工業電力發展都離不開的物資。

最後的提煉出來的殘渣瀝青裡面還有含有苯、鈾、鐳、釙等各種工業和稀有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