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滿是疑惑的彈幕,韓元臉上露出個笑容,問道:“大家還記得燃燒的三要素嗎?”

聞言,直播間裡面迅速有人回答。

【可燃物、氧氣、溫度。】

【是可燃物、助燃物、火源吧。】

【有火源不有燃燒嗎,怎麼火源又是三要素之一,扯淡呢。】

【燃燒的三要素:‘摩擦,摩擦,再摩擦!’】

【這是初中化學知識點,分別是“可燃物、助燃物、著火源。”】

【沒有氧氣嗎?沒氧氣怎麼燃燒?】

【有些燃燒不需要氧氣的好嗎?比如鎂在氮氣中燃燒。】

【說要需要氧氣才能燃燒的,太陽上可沒有氧氣,不照樣也在燃燒嗎?】

【好傢伙,一個問題炸出一堆九年義務教育漏網之魚。】

.......

韓元看著稀奇古怪的彈幕搖頭笑了笑,接著道:“燃燒的三要素是可燃物、助燃物和著火源。”

“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而在剛才,透過觀察熔爐裡面油氣燃燒時,我想到了怎麼解決掉燈絲正在燈泡裡面燃燒的問題了。”

“這種方法既不需要抽氣機,也不需要填充惰性氣體,只需要簡單的改造一下燈泡的結構就可以。”

“在一個密閉的環境中,氧氣或者助燃物的數量是有限的。”

“或者可以理解為,在我面前的這個密閉燈泡中,氧氣或者助燃物的數量是有限制的。”

“而電燈中的燈絲之所以會發光,那是因為電流在源源不斷的給它加熱。”

“當燈絲的溫度到達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像燒紅了的鐵能發光一樣而發出光和熱來。”

“而這個過程,燈絲之所以會斷,那是因為溫度到了一定的高度後,燈絲會和空氣中的氧氣或者助燃物反應。”

“這也是之前的四組燈絲會斷掉的原因。”

“而第五組燈絲之所以不會熔斷,那是因為前面四組燈絲在燃燒過程中已經將燈泡裡面的氧氣和其他的可以反應的助燃物消耗的差不多了。”

“現在這個燈泡裡面剩下的氣體,基本就都是不會和燈絲反應的氣體。”

“這個辦法,原理和往燈泡裡面填充惰性氣體是一樣的,只是我是先密封,再消耗掉裡面的可燃物。”

“只要助燃物沒了,燈絲自然就不會再燃燒了,這樣就能長久穩定的儲存下來。”

【66666,原來是這樣。】

【呵呵,這有什麼的,之前我就想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