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出來的紙這樣疊在一起,不會粘在一起變成磚頭嗎?到時候怎麼拆開?】

【我小學做過這個,美術課老師說造紙,讓大家帶衛生紙來做原料,融進水裡,然後撈出來展平曬乾就是一張硬邦邦的紙了。】

【樓上你老師真是大才,這辦法好,我怎麼麼想到,試試去。】

【奇怪的造紙知識又增加了!】

.......

紙張已經造好,剩下的只帶晾乾就行。

下午還有時間,韓元想了想,選擇將標準重量單位定義出來。

之所以想要定義出來標準重量,是因為後面熔鍊合金需要用到。

這一想法說出來後,直播間裡面的觀眾性質就來了,有詢問怎麼定義的,有出主意的,也有嘲諷的。

定義標準重量單位和定義標準長度完全不同。

這一次,即便是個人資訊面板上面有體重資訊也用不上。

定製標準重量單位沒法和長度一樣,稱量出重量然後對半拆分開來定製一千克,這種辦法明顯行不通。

不過辦法還是有的。

看到彈幕上的疑惑,韓元笑了笑,找到之前製造出來的一米標尺,道:

“要定義一個標準重量,也就是定義一千克或者一克出來,首先要知道的是原理。”

“重量單位的原來來源於‘普朗克常數。’”

“也就是將移動質量一千克物體所需機械力,換算成可用普朗克常數表達的電磁力,再透過質能轉換公式算出質量。”

“這個是一千克的標準重量。”

“但光知道這個還沒法制造出來標準的一千克出來,所以我需要用到另外的一樣東西。”

“也就是我手中的一米標尺!”

“在最初,人類定義一千克,用的就是透過長度單位來定義,一立方分米的純水,在4℃時的質量就是標準的一千克。”

“這也是我為什麼要先在前兩天將標準長度單位定義製造出來的原因。”

“有了標準長度的一米,我才能劃分出來一分米,才能製造出來標準的一千克。”

韓元說完,直播間裡面的觀眾又一次聽懵了。

事實上,絕大部分的人對於這些東西都是不怎麼關心的。

哪怕是上過大學,也不會去關係千克、米、這些基礎單位最初是怎麼制定出來的。

【懵了!完全沒聽懂。】

【真大學時期的知識,我早就還給老師了。】

【為啥主播就懂得這麼多?你們就啥都不知道,不反思一下?】

&n),質量(kg),電流(A),熱力(K),物質的量(mol),光強度(cd),國際計量局定義的七大基本物理量。】

【秒的定義:每一分鐘的時間除以59所得的時間即為一秒(=・ω・=】

【主播說的這都是很老的東西,早在前幾年,千克就被重新定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