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一個多月的發展,如今的龍泉村,已經有模有樣了,處處欣欣向榮,充滿了生機。

春耕已經完畢,但是,村裡依舊沒有閒人。幹完農活,就到煤山或者磚瓦窯那邊打零工唄,一天也能賺上幾文錢,雖然看著不多,但是架不住日積月累啊。對這個時代的平頭百姓來說,錢不都是這麼攢下來的嗎?

家裡的婦女老人,也不閒著,除了操持家務之外,還有一些家庭小作坊,也能賺點外快,貼補家用。

三處村落,龍泉村還是繼續原來的製作牙膏牙刷業務,已經在洛陽推廣;安康村那邊,主要是加工熟食,然後販賣到洛陽古城或者是新都的工地上。

反正在大匠宇文愷的主導下,這些熟食製品很受歡迎。又便宜又好吃,工地上的民夫監工,也能輪流著嚐嚐,解解饞,關鍵是真便宜啊。

而武威村那邊,因為家屬大多還沒有被接過來,那些士兵都是幹半天活,然後操練半日。幹活同樣有工錢,而且跟府兵制最大不同的是,這些士卒,每個月是有餉錢可拿的。

當初,懷著迷惘和不安來到這裡的農戶,心裡早就安穩了,除了偶爾想想老家之外,他們已經把這裡當成了新的家園。

李風迎著初升的朝陽,一路策馬回到龍泉村,望著炊煙裊裊的小村,心裡也感覺特別踏實。

村外的原野上,一群挎著籃子的婦女和孩童,看到李風,就遠遠地打招呼。對於能給他們帶來好日子的人,誰不敬重啊?

李風也就跳下馬,看看婦女們籃子裡都裝著野菜,還是感覺到這個時代蔬菜的匱乏。

他已經委託了胡商穆貴英,多搞點蔬菜種子。不過呢,因為路途實在太過遙遠,估計穆貴英在秋天的時候能回來,都算是快的。

一問之下,才知道,這些野菜,原來不是人吃的。而是剁碎之後,摻點水泡的小米,用來喂小雞崽的。

最近這幾天呢,家家戶戶討論的焦點,就是那些破殼而出的小雞崽了。

原本,婦人們以為,沒有老母雞,怎麼能孵出來小雞崽呢?可是,按照大郎的方法,在炕頭上孵小雞,還真孵出來啦,照樣歡蹦亂跳的。

而炕頭上,更多的則是繼續孵化中的鴨蛋和鵝蛋,因為需要的時間比較長,所以還沒破殼呢。但是有了孵小雞帶給她們的信心,小鴨小鵝也一定能孵出來。

所以她們這些人,對這位能創造生命的風公子,就有了近乎盲目的崇拜。

邊走邊聊,進了村子,李風都能感覺到那種安寧中帶著勃勃生機的氛圍,這很好。

回到自家,果然,老祖母已經帶著奴奴從洛陽城回到這邊,正在院子裡耍五禽戲呢。

除了嘴裡嗷嗚嗷嗚學著老虎叫的小奴奴,李風還意外地發現了長孫無憂,小腦門上還有一層細密的汗珠。

“夫君,你回來啦!”長孫小娘子美滋滋地迎上來。

李風眨眨眼,有點意外,一問才知道,人家是跟奴奴一起在村裡的學堂上學的。

據長孫無憂說:他爹爹採用了夫君的辦法之後,工程進度果然猛進,所以一高興,也就同意了她來這裡讀書的請求。

那就好好學習吧。李風剛要摸摸她的小腦瓜,鼓勵一下,就聽旁邊一身輕咳,這才發現,長孫無忌也在那邊練劍呢。

念在他是個合格兄長的份兒上,李風也不跟他一般見識,吃過早飯,就送奴奴他們上學,順便也去學堂轉一圈。

這學堂可不得了,算是村子裡最好的一座建築了,也是所有村民的希望所在。絕大多數村民,對現在的日子滿意度這麼高,其中很大一部分,就落在這所學堂上面。

因為對於他們這些普通的村民來說,能進入學堂,簡直做夢都不敢想哩!

目前,龍泉村和安康村,各有一處學堂,蒙師分別由房玄齡等幾位里正兼任。另外,袁天罡等人,也會來幫忙,教授算術和自然這兩門學科。

至於武威村,等家屬陸續遷徙過來之後,再開設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