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一時多少豪傑(第2/2頁)
章節報錯
發現沒有應答,回頭瞧瞧。孫藥王目光不善地瞪著他:“沒了此羊練手,吾就在你身上下刀!”
這小子縮縮脖子,乖乖把羊牽到院裡,栓到樹上。
李風也不覺微笑,正要跟孫藥王探討正事兒,就聽外面一陣喧譁,然後傳來一個爽朗的聲音:“孫道長可在觀中,故人來訪!”
跟在孫藥王身後,出去檢視,只見青雲觀裡來了十幾個人。後邊還有不少僕人,挑著食盒之類,遠遠的沒有上前。
這些人雖然都穿著常服,但是一個個氣度不凡,或儒雅或威儀,李風在其中竟然發現好幾位認識的,而且印象深刻。
因為這幾位,都是他穿越來的第一天,在大殿之上,站出來替他求過情的,只是,現在還不知曉人家的名諱。
唯一能叫出來名字的,就是那位峨冠博帶,有著飄然出塵之感的虞世南了。
不過,出言相喚的卻不是他,而是前面一個年歲和孫藥王相仿的老者,相貌清奇,鬚髮花白,身形瘦削但精神矍鑠,風度猶在虞世南之上。
這位老者,李風也有印象,也曾向隋煬帝求情,而且,言辭犀利,頗有傲骨,即便是面對隋煬帝,也絲毫沒有諂媚之色。
“原來是玄清兄——”孫藥王是白衣傲王侯一般的人物,當然不會怯場,和那位老者見禮之後,又向眾人道:“山野村夫孫思邈,見過諸公。”
孫思邈清淨濟世之名,傳播甚廣,當下,眾人也不敢怠慢,紛紛還禮,口稱叨擾。
還是那個老者笑道:“我等今日休沐,登高懷古,打擾孫大兄清秀了。”
等他們寒暄完畢,李風也不能再眯著了,大禮參拜:“晚輩李風見過諸位前輩,當日金殿之上,承蒙諸公厚愛,晚輩一直未能登門拜謝,恕罪恕罪。”
這一拜,他完全是真心的。畢竟,在當時的情況下,能夠仗義執言,是要冒一些風險的。做人,還是要常懷感恩之心。
“想不到,李家小郎君也在此地,快快請起!”率先說話的是虞世南。
李風站起身,一臉汗顏:“晚輩還未請教諸位大人名諱,大恩大德,必將銘記於心。”
這話確實有些說不出口,可是既然相逢,還是問個明白比較好,連人家是誰都不知道,你感謝誰呀?
還是虞世南站了出來:“李小郎,我來為你引見。這位就是道衡薛公,這是家兄,這位是房彥謙房公……這位是裴弘大裴公。”
這一個個的,都是一時豪傑啊!李風的腦子有點發蒙。當先那位老者不說了,竟然是當今文壇大家薛道衡。這麼說吧,薛道衡在當今文壇的地位,那就是宗師級別的,一代文宗。
前些日子,家人薛掌櫃還算跟李風有過小小的交集。想不到,原來人家曾經為他仗義執言!
至於這位房彥謙,乃是薛道衡的至交。或許這位聲名不顯,但是人家生了個好兒子——房玄齡,大唐名相啊。
至於最後這位方面大耳,姿容俊位的裴弘大,也是五十許的中年人。李風格外注意這位裴弘大,因為他的本命叫裴矩。不對,現在還應該叫裴世矩,到了唐代,避李世民的諱,才更名為裴矩。
這位就更了不得了,深得隋煬帝寵信,而且,人家最牛的是,在隋朝行宰相之事;隋朝倒了,人家在唐朝照樣當宰相,你不服都不行。
隋朝時期,裴世矩是能臣,也是弄臣,沒少攛掇隋煬帝炫耀文治武功,比如說,隋煬帝西巡西域,東征遼東,背後都有他的影子。
到了唐朝,他又搖身變成忠臣,剛直不阿,敢於進諫,李風除了感嘆人性的複雜之外,就只能用“什麼皇帝帶什麼大臣”來解釋了。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大概就是這麼個道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