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人專心做一件事的時候,日子總是過得飛快,轉眼間,一年時間快要過去。

這段時間的習武,加上他在小灰灰的幫助下又去光顧了一下租界和倭國的銀行,金錢不缺,食補、藥浴不斷,他的各項身體素質基本都已經達到常人極限,體質甚至已經快要突破極限!只缺一個契機。

將近一年中,趙旭透過學習各路武學,融合自己的格鬥、搏擊之術,初步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格鬥風格。

他一米八五的身高相對於現在普遍較矮的武術家來說已經算是很高了,關鍵他並不存在短板,無論是力量、速度、敏捷、耐力、柔韌都遠超常人,如果把自己限制在一個套路里面無異於框住自己。

所以他結合現代自由搏擊、各國的軍中格鬥擒拿法,國術的發力、整勁、導引之術,把它們融合到了自己的格鬥術之中。

而在金陵中央國術館期間,他還主動與與各路武術名家研究了西北軍的《破鋒八刀》和《白刃戰術教程》,並結合自己對倭國武器、刺殺戰術的瞭解,針對倭國士兵的身高,群策群力,針對性的創造出了一套長槍格鬥(很多川軍將士沒有武器,就是用紅纓槍),大刀劈砍和刺刀拼刺之術,並在客串教官期間推廣到了軍中。

眼見答應師父丁連山的一年迴歸之期越來越近,趙旭與這一年來給了自己巨大幫助的眾位前輩一一告別,沒有坐火車,騎馬踏上了返回佛山的路。

......

魔都到佛山路程三千多里,因為時間上還算充裕,趙旭騎著馬揹著長槍弓箭,一路上走走停停,路過一些武術名家所在之地也會停留半天上門拜訪。

就這樣悠悠哉哉,每天趕個一百多里路,除了拜訪武術名家,路過一些有土匪的地方他也會去幹點為民除害的事,期間並未動用他從現代帶來的武器,僅僅憑著他的特戰技巧和晚上偷襲,近用拳腳,中距離用長槍,遠距離用弓箭,一路上挑了不少惡貫滿盈的山寨。

因為他還沒換回本來面貌,偶爾留名又是留的“郭靖”的字號,這一路二十多天,大俠郭靖的名字居然在他路過的一些城鎮傳了開來。

......

八月初,佛山近郊,趙旭正坐在馬上喝著小酒哼著曲,不緊不慢的沿著大路朝佛山而去。

因為佛山不是什麼政治中心,也非軍事要塞,而是純粹的商業城市,因此在官員看來,不需要花費巨資修建城牆加以保護,而古代的佛山只是南海縣的一個鎮,歷史上,我國縣以下的行政中心沒有建城牆的慣例,所以佛山是沒城牆的,因此離著佛山還有五六公里的距離,憑著自己敏銳的目力,城區邊緣的建築已經清晰可見,路上的南來北往的行人也越來越多。

路過一個茶攤時,趙旭停了下來,直接把馬拴在茶攤立在旁邊的柱子上,找了個座位坐了下來,就欲坐下喝杯茶水,剛一坐下,遠方傳來了一陣馬蹄聲。

他心念一動,轉頭看去,憑藉著超強的目力,看到六匹馬載著六個精壯的漢子,從遠處奔來。

六人應該是看到了這裡的茶攤,隔著老遠就緩緩減速,到了茶攤前駐定。

“師父!這裡有個茶攤,趕了這麼久的路,佛山也快到了,咱們先喝點茶水再進城吧?”為首一個留著短髮的壯漢朝身後說道。

一個穿著黑色短打的中年漢子點了點頭:“也好,就喝點水,等會進城,找個地方落腳。”

趙旭仔細看了兩眼,發現剛才說話的中年漢子很眼熟,仔細一想,這不是他葉問一里面的廖家拳掌門人廖師父嗎?看來自己回來剛好趕上了劇情開場啊,看來廖師父還沒開武館。

正想著呢,六人已經拴好馬,在趙旭身邊找了個桌子坐下,叫了點點心和茶水,聊了起來。

“師父,這次來佛山,咱們開館能順利嗎?”

“你這不廢話嗎?師父可是咱們鄄城身手最厲害的,怎麼可能不火?要不是今年黃河多次發生潰決,把咱鄄城還有菏澤、鄆城等十數縣都給淹了,咱們吃不上飯,師父也不會想著帶我們到佛山來找他的朋友。”

一旁的趙旭暗自點頭,原來家鄉遭災了,過來投奔朋友,難怪他一個山東的會跑到佛山來開武館。

這時廖師父擺了擺手:“好了,這次我們過來是來混口飯吃的,不要亂說話,這裡畢竟是南派武術之鄉,梁贊先生、黃飛鴻黃師傅等武林前輩都是出自這裡,到了地頭,你們要守規矩!”

其中一個弟子聽了師父的話,撓了撓頭小聲道:“那師父咱們到了那要怎麼開啟名聲啊?”

“這個就不用你們操心了,我朋友已經安排好了,已經和當地的熟人打好了招呼,到時候還是有會有人捧場的。”

“那師父咱們的武館開在哪裡?那裡現在有啥高手啊?”

廖師父喝了口水,直接用袖子抹掉水漬,“你師父我的朋友說了,他們這裡學武最出名的有兩個地方,一個就是他們的武館街,大多數的武館都開在這裡,武館集中,競爭大但是去的人也多,到時候方便收徒。”

一個年紀比較小的徒弟問道:“那另一個呢師傅?”

聽到小徒弟的問話,廖師父先是摸了摸他的頭,才慎重的說道:“還有一個,就是古路頭街的吳家武館,他們館主叫吳仲素,也是位武林前輩,佛山詠春派的大師兄!我朋友說過,吳先生的父親是佛山的陶瓷大王,生意做得很大,關鍵是他父親和梁贊先生的大徒弟陳華順前輩是好朋友,經常在經濟上資助陳前輩,為答謝他們父親,陳華順前輩對吳先生可謂是傾囊相授。”

“而吳先生也很爭氣,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幾十年如一日,絕對是得到了陳華順先生衣缽真傳的人。民國初年的時候吳先生在古路頭街開設武館,因為他父親的關係,很多佛山的富家的子弟都投到了他門下,所以詠春弟子不是有錢就是有勢。”

說到這裡,廖師父用手指敲了敲桌子:“所以你們要記住,到時候不要亂惹事,行事要低調,師父我已經打聽過了,吳先生現在一般不會輕易露面,他們佛山詠春派現在最出名的就是“詠春三雄”,分別是阮奇山、姚才和葉問,其中葉問是陳華順前輩的關門弟子!但是教葉問拳法的,卻是吳先生!據我朋友說,現在詠春派裡面修為最高的,應該就是葉問了!所以到了佛山開了武館以後,師父我必然要登門拜訪,去和他打個招呼!拜個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