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五章 分別(第3/3頁)
章節報錯
周佳瑤一直以為,這些都是和影視作品杜撰的,不成想,現實生活中,竟也是如此。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武林人士多為草莽,義氣行事,自成一派,卻始終脫離朝廷的掌控。這些人一旦抱成團,危害之大,足以撼動皇上的江山,這一點,從水滸傳中對梁山好漢的描寫就可以窺探到一二。
沒有哪個皇帝會不在乎江山社稷,也沒有誰,願意被這樣一群‘烏合之眾’給拱下來!
史書是有記載的,歷史上的幾次大暴亂,起義,也都能看到武林人士的影子。他們中能人異士頗多,一旦抱成團,威力不可小覷。
老皇帝殺了胡陽子,那胡氏心中,一定是怨恨非常吧!
她逃離後,獨自一人在鄉下躲了起來,生下了孩子。
只是,誰能想到榮顯長大後,居然從軍了。而且一路做到了如今這個位置,又深受皇恩!
老夫人的心中一定十分難受。她作為誥命夫人,自然有進官的機會,面對著皇上時,心情一定很複雜。
老皇帝已死,當今聖上又對榮家頗為照顧,時間一長,只怕胡氏自己也不知道該如何決擇了。
就在周佳瑤走神的時候,
胡氏又開口了,“造化弄人啊!當年我為了保住亡夫的血脈,一路坐船南下,後來在一個野外露出了馬腳,被人認了出來,受到了官兵的追捕。我逃得太過慌張,以至於摔到了山坡底下,孩子雖然保住了,可是我的頭卻磕到了石頭上,醒來之後,失去了記憶。”當年她也是江湖中人,所以認識她的人不少,有些人作了朝廷的走狗,幫著那些鷹犬到處追捕她,若非如此,她也不可能被逼得走投無路。
周佳瑤微驚,頓時覺得生活太T M的狗血了,居然還有失憶這樁事。
胡氏笑了笑,這一笑,卻是無比的辛酸。
“以老身當年的脾氣,如何肯做藏頭露尾之人?只怕生下孩子之後,就會找個妥當人幫我照看他,隨即召集舊部,行復仇之事!”
“只是我當時腦袋受了傷,什麼都不記得,被人救起以後,乾脆就在那村子裡紮了根。”
胡氏嘆了一聲,她一個毫無記憶的單身女人,懷著身孕,又是在陌生的環境下生存,處境可想而知了。
有多少個夜裡,她都是從惡夢中驚醒的?她一直不斷的問自己,她是誰,孩子的父親又是誰,可是午夜夢迴,回應她的,只有無限的孤寂。
“老夫人當年,只怕很辛苦吧!”周佳瑤也動了惻隱之心。
“呵呵,當初啊,確實不容易。只不過,那村子地處偏僻,民風淳樸,村民們倒也都很善良。”其實,哪兒有那麼簡單啊!胡氏生得貌美,根本就不是鄉下人的樣子,加上當時她身邊還頗有財物,所以引得不少登徒子上門,想要行不軌之事。
她雖然忘了前塵往事,可是身手還在,要緊關頭,一身力氣和莫名冒出來的武力救了她。她幾次脫險,都是依仗著本能反應,那些受傷的無賴也想訛詐她,卻沒有人相信她一個柔弱的寡婦能出手傷人,無形中倒為她省去了不少的麻煩。
只是,她的那些丟失的記憶時有時無,她在那個村子紮根了好多年,都沒有想起來自己到底是誰。
不過,胡氏脖子上戴著一塊玉佩,上面雕刻著一個胡字!胡氏便以為自己是姓胡的,於是就頂著夫姓生活了多年。
巧的是,她逃走時,將胡陽子一直隨身帶著的那枚玉佩也帶上了。那玉佩上雕刻的是一個榮字,胡氏猜想自己的丈夫應該姓榮,但陰差陽錯的讓兒子姓了榮。
周佳瑤聽了,又是一陣暗暗的感嘆。原來子隨母姓的背後,還有這樣一個讓人聽了心酸的故事。
“那夫人又是何時想起來過往的呢!”
胡氏眼中帶上了幾分悲傷之意,道:“那是一個冬天。我清楚的記得,那年冬天雪下的特別地大,天氣特別冷。一個深夜裡,有兩個人進了我的小院,欲殺害我們母子。那一年顯兒才十二歲,根本什麼也不懂,在西屋裡睡得很沉。我當時聽到了動靜,就起身檢視,隨即與他們纏鬥起來。”
周佳瑤不由得緊張起來,問道:“後來呢!”
“後來?”胡氏冷笑,“我雖失憶了,可是功夫卻沒丟,那兩個人,根本就不是我的對手,他們為了逃命,劫持了我的兒子來威脅我!害得我們母子分別數十年,當真是該死。”
周佳瑤驀地睜大了眼睛,母子分別數十年,她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