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是個非常有家庭觀念的人,在她看來,如果因為一點利益,而傷了一家子的感情,那是很犯不上的一件事。再加上閨女的嫁妝已經不少了,別的不說,家裡那麼老多鋪子呢,可都給閨女陪嫁過去了,這些東西足夠她吃喝不愁了。要是為了這點錢,弄得兩家人生分了,那可就太虧了。

“有什麼不合適的!”李氏瞪了閨女一眼,才道:“這都是瑤瑤該得的!就這麼定了。這裡頭的銀票,都是這些年瑤瑤的分紅,你拿好了,當自己的私房,以後喜歡什麼就買,千萬別委屈著自己。”

李氏這話說得十分有底氣,畢竟這幾年鋪子收益不錯,周佳瑤的分紅還是挺可觀的。

盛情難卻,周佳瑤只得收下。

李氏的脾氣本來就犟,加上歲數大了,帶著幾分老小孩兒的不講理,故而在這件事情上,她十分堅持。

周佳瑤主要也怕自己拒絕得太乾脆,會給一種劃清界線的感覺,到時候李氏會傷心。依著李氏的脾氣,這東西她要是不收,只怕李氏連生意都不做了,沒準回去就把鋪子關了!

“那,我就收下了,謝謝姥姥,謝謝大舅母,小舅母。”

鄧氏笑得很和藹,她本就是個脾氣特別好的人,以前因為不能生孩子的關係,整個人給人一種泡在苦水裡的感覺,現在她有兒有女,生活順心,整個人也明媚了不少,看著比之前好像還要年輕幾歲似的。

“謝啥呀,這可是你應得的!要說謝,也是我們謝你才對。”

這謝來謝去的,什麼時候是頭?

林氏連忙過來道:“都是一家人,謝來謝去的多麻煩?一家人不說兩句話,孃舅親,打斷骨頭還連著筋呢!”

李氏滿意的道:“正是這話。”她鬆了一口氣,像是卸下一個巨大的包袱一樣,拍了拍盤在一起的雙腿,道:“大事總算是辦完了。”

臉上寫著“如釋重負”四個大字。

周佳瑤哭笑不得的道:“大事辦完了,莫不是還有小事!”

李氏下巴微翹,只道:“這小事兒嘛,說小也不小,跟旁的事情比起來,又是大事一件。姥姥呀,得給咱們瑤瑤添妝啊!”

“那豈不是又要姥姥破費了,您這一趟下來啊,可太虧了。”添妝是表達祝福的一種方式。長輩的添妝,更加不能推辭。

李氏連忙獻寶似的把她給周佳瑤準備的東西拿了出來。

她給周佳瑤選了一件紅珊瑚的手串,這手串無論從色澤上看,還是從做工上看,都是上品。

“希望瑤瑤以後的日子都紅紅火火的。”李氏的眼神裡,閃著慈愛的光芒,這幾個孩子都是她的心頭肉,她希望孩子們都能過上紅火的日子。

鄧氏也藉著這個熱鬧勁兒,把自己給周佳瑤準備的東西拿了出來。鄧氏為周佳瑤準備的,是一隻赤金鑲紅寶石的八寶如意釵。

劉氏準備的是一對陽綠色寬面翡翠鐲。

周佳瑤收下了長輩們的祝福,心裡滿滿都是感動。

女人們聚在一起,就是喜歡說一些家長裡短的話,說著說著,這話頭就從周佳瑤的婚事上,轉到了周府內。

李氏側面打聽著分家之事。這事兒她略有耳聞,不過知道的卻不詳盡,此時見了閨女,卻免不得提一提這個事兒,生怕林氏受了委屈。

大戶人家分家,怕是不比鄉下人家那般,為了幾畝地,幾鬥糧食爭得臉紅脖子粗的。

李氏是這樣想的,也就這樣問了出來。

到底因為什麼分的家,林氏是不敢說的,要是讓老孃知道了那些事兒,只怕會氣出個好歹來。

林氏想了想,就挑那些不重要的事情說了幾句,只道:“大戶人家分家是有慣例的,古往今來都是嫡長贍養父母,沒有庶子留在府裡的習慣,所以就把他們分了出去。銀錢,田地,鋪子都分得很公平,沒有人不服氣。”

李氏鬆了一口氣,不由得道:“那就好。”

不多時,有丫鬟魚貫而入,領頭的丫鬟穿著青色薄襖,配棗紅色比甲,模樣周正,臉上卻是一股子清正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