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川在縣令這個位置上,一呆就是十多年。他為刻板,不懂變通,得罪了不少人,因此每次考核政績,都是不上不下的,大毛病沒有,小毛病哪哪兒都是。這回要是能跟周夫人搭上線,沒準能有什麼契機,說不定還能想辦法動一動。

故而秦氏見到王嬤嬤時,臉上的熱情絕對是真誠無比的。

王嬤嬤連忙給秦氏見禮。

秦氏則是熱情的對王嬤嬤道:“一晃十多年沒見了,老夫人可好?我們留居任上,也沒時間去給老夫人請安。”

宋氏前幾年身體一直不好,一向閉門不出,連京中的貴婦邀約她,她都閉而不見,又怎麼會和秦氏這樣在任上的七品官員的女眷有來往?

這話王嬤嬤只敢想想。

“十多年沒見,太太風采依舊,老夫人看到故人,一定會十分欣喜。”

這便是有親近之意。

秦氏大喜,面上不顯,卻讓心腹嬤嬤遞給王嬤嬤一個荷包。

王嬤嬤很自然的接了過去。

秦氏眼裡就有了笑意。

一行人熱熱鬧鬧的往府裡走,很快到了二門。

林氏收到風聲,早就在這會兒等著了。

她可是女主人,不能不露面。況且秦氏是婆婆請來為女兒插簪的正賓,怠慢不得。

林氏給自己打氣,努力露出得體的笑容,說起來,這還是她頭一次正兒八經的接待女客,來的人還是位官太太。

秦氏來的時候,林氏已經調整好了自己的狀態。

秦氏很熱情,似乎跟林氏很熟稔似的,林氏只不自在了一下,隨後便有了當家女人的派頭。林氏這個人,本來就比較和善,對任何人都是抱著善意的,而且她長得溫柔,很容易給人留下好印象。

兩個人第一次見面,免不得寒暄一番,說些久仰之類的場面話。

秦氏跟著林氏去了暢春堂的正廳裡。

秦氏也是打理內宅的人,見了周家院子裡陳設佈置,不由得暗暗點頭,暗想沒想到這個林氏雖然是個商人婦,但是並不是個暴發戶,院子裡的下人也都規規矩矩的,沒有那些探頭探腦之輩,可見這個主母還是很有威嚴的。

這麼軟弱的人,看著好像很軟面似的,倒也頗有手段。

秦氏在上房的次間見了宋氏。

宋氏穿著八成新的褐色錦緞繡萬字不斷頭的對襟窄袖罩衫,梳著一個尋常的低髻,別了一根祖母綠的壽桃簪子,戴著一條薑黃色繡著百福紋的抹額。整個人看起來倒是一點不顯老,看著可不像是五十多歲的人。

秦氏沒見過宋氏,卻也聽過人說宋氏身體不佳,常年累月的不出門,現在看,老太太滿面紅光,一副很舒心的樣子,不像是不舒服的樣子。想必是找回了兒子,又有了孫子,孫女,人逢喜事精神爽,所以顯得特別精神?

“老安人!”秦氏親親熱熱的喊了宋氏一聲,就給她行了個全禮。

宋氏笑呵呵的受了,連忙道:“快坐快坐。”語氣十分親熱。

秦氏覺得有門,樂呵呵的坐到了下首。

有丫頭,婆子輕手輕腳的給客人上了茶水,點心,然後又退了下去。

人上了歲數就唸舊,宋氏見了秦氏,就不由自主想起許多年前的事情來,說起了些汴京城裡的舊事。

秦氏也是汴京城的姑娘,忍不住搭了幾句話。

有婆子進來傳話,說是親家老夫人帶著兩位夫人來了。

周小米及笄的日子,林家人自然得到場。只是林儒升在汴京,林儒平因為生意上的事情走不開。所以李氏就帶著鄧氏和劉氏來了。

都是實在親戚,宋氏又對李氏頗為感激,當下就道:“快請!”然後又吩咐林氏,“你快去迎一迎。”

林氏連忙告了一聲罪,起身出去了。

秦氏不由得道:“您這位兒媳婦,真是淳孝。”也不過是句客氣話。

宋氏卻認真的點了點頭,道:“可不是!這孩子,心地極好。”

就在這時,王嬤嬤對宋氏道:“小姐來了。”

有小丫頭掀了簾子,一個俏生生的人走了進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