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第1/2頁)
章節報錯
太興二十四年春,因為科舉洩題一事,春闈被取消,科場舞弊案正式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因為此事牽扯甚廣,甚至連東宮也參與其中,脫不得干係,所以這一年的春天,汴京城裡人心惶惶,人人自危,連空氣中似乎也飄散著危險的味道。
朝堂之上,一片肅殺之氣。就連深宅婦人也深受涉及,喜歡請戲班子到家裡聽曲子的、喜歡各府遊走收集八卦的、喜歡為世家子弟們保媒的、喜歡熱鬧樂意在家裡設宴的,都不約而同的安靜了下來,過起了清心寡慾的深宅生活,好像只有這樣,才能證明她們的安分,才有證明科舉舞弊案與他們沒有關係一樣。
科場舞弊案,震驚朝野。皇帝大怒,如此枉顧國法,動搖國之根本之事,豈能饒恕?他下旨命令大理寺和御史臺共同審理此案,一定要挖出幕後黑手,看看到底有多少人參與到了此次洩題事件當中去了。
這是皇命,誰敢違抗?大理寺的動作很快,連審案程式一向複雜,囉嗦的御史臺也變得十分利落了起來。雙方人馬各司其職,把與此次春闈有關的相關人員都列入了調查範圍之內。吏部、國子監,以及貢院,和各地選拔出來的考官,都成了他們重點調查的物件。
大理寺和御史臺的效率從來沒有這麼快過,不過半個月左右的時間,居然把一件非常複雜的案件,查了個七七八八。不過,結果卻讓很多人覺得大跌眼鏡,不過細細想想,好像一切都是在意料之外,偏偏又在情理之中!
關於科考舞弊案的幕後主謀,人們有很多猜測,但是誰也沒有想到,最後所有的證據居然全都指向了東宮。
皇后,王家,以及太子。
皇帝知道結果以後,差點被氣吐血!
王家想幹什麼?三公之家,出了一個皇后還不夠,難不成還想取而代之不成?這次的事兒,到底是太子藉著王家的手籌謀,還是王家藉著太子的名頭扯大旗?不管怎麼說,這裡頭肯定有皇后的事兒!一個是她孃家,一個是她兒子,沒準還是她在裡頭牽的線呢!
皇帝被氣得要死,要不是牽扯過大,他都想直接廢后了。皇帝很生氣,後果很嚴重,可是他沒有拿到確實的證據啊!
要知道抓賊拿贓,捉~奸拿雙。皇后的父親王祈是當朝宰相,就連她的大哥王伯平,那也是兵部的要員,二哥二伯青,是中書令,如無意外,將來是要接王祈的班,當宰相的。想定他們的罪,非要確實的證據不可,模稜兩可的證據,根本動搖不了他們的根本,還會讓這些清貴出身的人,蹬鼻子上臉的指責他。
皇帝有所顧忌,王家就成了藏在他心裡的一根刺。想要把王家拔起來,得乾淨,利落,證據充分,時機成熟。不然的話,絕對不能輕舉妄動。可是他一個堂堂帝王,不管在家裡還是在外面,做事情居然不能夠隨心所欲,還要顧忌這個,顧忌那個的,是不是有點太憋屈了?
皇帝沒控制好自己的火兒,直接奪了******著批閱奏章的差事,還在一次家宴中,公然訓斥了皇后。
這些不大不小的懲戒,對於暗潮洶湧的朝堂和深不見底的後宮來說,就是風向標,皇帝訓斥了皇后,懲戒了太子,無疑是在變相的打壓王家。誰也不是傻子,這種事情難道還要擺到明面上來嗎?
與此同時,皇帝來宣佈,要開設恩科。
雖然春闈取消了,但是幾千的舉子都彙集到了汴京,難道因為這次漏題事件,要讓他們再等三年嗎?王家想為自己拉大旗,皇帝就偏偏不讓他們如意,轉而把恩科設在了年底,準備來一場有準備的硬仗。
汴京郊外,青宅內。
一處客房內,四皇子梁奕正在聚精會神的看著什麼。
坐在他旁邊的人,正是雲霆霄。
“你看看這個。”現在的梁奕很正常,沒了在別人面前時的妖嬈,傾世的容顏上,染著幾分怒色,讓人看了,竟然生出幾分不捨來。
雲霆霄皺著眉關,接過來細看。
梁奕遞給他的,是一份西北戰報。
西夏小國蠢蠢欲動,似乎很不安分。契丹也頻頻做出試探,野心勃勃的向宋國邊界冒犯。
雲霆霄對這兩個小國沒有什麼感覺,大宋兵強馬壯,實力強悍,不是誰都能覬覦的。說白了,拳頭硬的才是老大,大宋朝這塊肥肉,人人想吃,但是你總得拿出實力來吧?
讓雲霆霄忌憚的,是蒙古。
蒙古族是草原民族,好像所有的蒙古人都是在馬背上出生的。他們天性好逞兇鬥狠,血液裡流動的血都是不安分的!甚至一個不注意,就會直接燃燒起來。
蒙古原本只是依附於女真的小族,可是最近幾年發展的很快,遊牧畜牧業可以說是蒸蒸日上。在女真族的統治下,他們與中原地區聯絡日漸緊密,正是因為見識到了大宋的富饒和先進的生產力,蒙古人才會蠢蠢欲動,想要把大宋朝揣到自己的口袋裡。
還好,女真族國力尚強,用他們來牽制蒙古人,最合適不過了。不過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蒙古人是不甘心屈服的,他們就像伺機而動的獵鷹,早晚都會衝出女真族的禁錮。
眼下群雄逐鹿,就看誰能笑到最後了。
不過,老四說王家與蒙古人有聯絡,這又是怎麼一回事?
“想不到吧?”梁奕用手指輕輕的敲了敲桌面,嘴角上掛著一絲明晃晃的諷刺,“王家也配叫什麼三公之家?真是笑死人了。”分明是國之蛀蟲!
雲霆霄直接把手裡的東西交還給梁奕,眉頭微微擰了起來。
太子還是皇子的時候,就敢明目張膽的朝親兄弟下手,那時候梁奕還小,對他根本構不成什麼威脅!他敢那麼幹,是因為他自己清楚,以他無才無德的樣子,若不是佔了一個嫡長,根本入不得皇上的眼
事實也確實如此,這麼多年以來,太子若非嫡長,若非有皇后和王家在背後撐著,只怕早就被人從太子的位子上拉下來了。
“此次春闈洩題一事,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與王家脫不得干係!他們想‘拉攏’天子門生,壯大******,卻沒想過皇上會不會樂意。”
梁奕冷哼一聲,不知道在想什麼,一副深思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