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婆婆,娘,閨女,媳婦(第2/2頁)
章節報錯
娘倆又說了一會兒話,劉氏挑簾子進屋來了。
“大娘,我給嫂子送飯來了。您吃沒呢?要不也找點東西墊巴一口?”不是外人,才會說這個話。
鄧母連連擺手,“不用,早起我們吃飯了。”眼睛一直盯著鄧氏的月子飯看。
劉氏假裝沒看到,把稠稠梗米粥,煮好的雞蛋還有早起熬出來的大骨頭湯往炕上一擺,然後跟鄧母道:“大娘,外頭忙,我就不在這兒了,嫂子吃飯你在這兒幫我照看點。”
鄧母巴不得呢,連連點頭,“好孩子,你去忙,這裡交給我。”
劉氏一出屋,鄧母就查盆裡的雞蛋,“乖乖,八個呢!你婆婆真捨得。”鄧母家的兩個兒媳婦坐月子時,一天才能吃兩個雞蛋,粥也不是細糧。
鄧氏白了她一眼,“娘,我天天都吃這個,奶水可好了,雞蛋也是我小姑子拿來的,告訴我管夠吃。跟你說你可能都不信,我現在一天吃四頓飯呢!”這年月,誰家的糧食不精貴?頓頓吃細糧,有魚湯,肉湯,外加七八個雞蛋,誰家供得起?
“真是,丫兒,你以後可得孝順你婆婆,對你小姑子也得好點。”
“娘,我是那種白眼狼嘛,瞧您說的。我婆婆說呢,等過幾天,就能吃點饅頭啥的了,要不老吃粥不頂飽,家裡的白麵啊,都給我留著呢,也就小壯壯能跟著吃一點。”
鄧氏聽了這話,對李氏更加千恩萬謝了。
母女倆把這個話題揭了過去,鄧母侍候閨女吃起了早飯。
那邊李氏抽了個空,也跟自己的大兒子碰了頭。
“咋樣,里正來不來?”
林儒平精裡閃過一抹精光,“娘,你放心吧,那老東西,精著呢!也不知道他聽誰說的,說是妹妹家發了大財,這不,我一進院就特別熱情的迎了出來,進屋以後我一說孩子洗三這事兒,他立馬就應了下來,說到時候讓他媳婦過來。娘,老東西跟我打聽秀玉家裡的事兒,我有意無意的說了兩嘴,別的都沒提。不過我看他那樣,哼!”後面的話,林儒平沒說。
李氏心裡明白,“行啊,人來了就行。不管咋說,你弟弟以後去縣裡唸書,少不了要辦一些手續,要用動他的地方少不了。”李氏看不上里正那個人,可是人家就坐在那個位子上,就管著你這一家老小,你能咋著?這年頭唸書不容易,除了要有保舉人,還要村裡的里正出一個證明,證明這個去學堂裡唸書的人是個好的,沒做過啥惡事,才能進去唸書。
要不衝這個,李氏還真就不打算跟那個張賈寶走動,雖說他是里正吧,可是為人一點也不公正,滿心滿眼都是自己的那點小算盤。李氏看不起他,可是為了小兒子,不得不在孩子洗三的時候主動向他示好。
“行了,你忙去吧!把你老丈人招待好了,我總覺得啊,這兩人心慌著呢!這是怕我虐待他們閨女呢。”
林儒平討好的笑笑,“哪兒能啊!娘,你是啥樣人,誰不知道啊!”自家親孃是刀子嘴,豆腐心,你別看她跟兒子抱怨兩句,在旁人面前,她二話都不帶有的。
“行了,快去吧!”
李氏轉身出去,一邊帶著壯壯,一邊看看家裡還有啥要張羅的。
因為林氏帶了兩條魚來,周小米就做主把螞蟻上樹這道菜換了下來,改做紅燒鯉魚,魚與餘同音,寓意有餘,凡是逢年過節,慶祝豐收,家裡有啥喜事,桌子上必定是要有這道菜的。林家集周邊河少,山多,交通不便,所以就算有魚也都供給周邊的酒樓,飯館了,平常人家不遇到事兒了,誰捨得掏銀子買魚吃啊。
“老二家的,壯壯餓了,你給他喂口奶。”李氏偷偷摸摸的找到了劉氏,低聲跟兒媳婦交待,“剛才喝了點粥,可是孩子這會兒不幹了。”
劉氏把手裡的活計放下,接過壯壯道:“行,娘我先回屋啊。”餵奶這種事情,自然要避著人的,劉氏匆匆的抱著壯壯進了屋,關好門,這才給孩子吃上了奶。
就這麼會兒的工夫,劉氏的孃家人也到了。
“喲,親家母,她嫂子,快進來。”
劉氏的母親和嫂子到了。
李氏忙把二人讓進了院裡。
劉母張望了兩下,沒看到閨女的身影,也沒看到小外孫。臉上的笑容就淡了一些。
李氏是什麼人?還看不出來劉母的那點心思?她只道:“壯壯餓了,吃了一點粥,可是還是想她娘,這不,抱回屋餵奶去了。”
劉母的臉上的笑這才又真摯了起來,跟李氏說了幾句寒暄的話,“親家母,可得恭喜你啊!這回你是孫子,孫女都全乎了。”
李氏不愛聽這話,劉母現在這模樣,就像一隻得意的大公雞似的,咋的,她閨女給林家生了兒子,是大功臣,那大媳婦生了閨女,就是林家的罪人啦?李氏不吃這一套!劉母的想法,她心裡頭門清,不就是怕她閨女嫁過來的時間短,受氣嗎?先不說她不是那惡婆婆,就是鄧氏,也不是欺壓妯娌那人啊!那孩子十幾歲到他們家,沒享過一天的福,天天屋裡屋外的幹活,上山砍柴,摟草,臉吹得都起皮了。是,前幾年大媳婦沒能給老大的生下一兒半女的,可是那孩子本分,知冷知熱,幫著她操持這個家,幫她嫁了閨女,又給小兒子娶了媳婦,就衝這個,這個家裡就沒有人能取代她的地位。
李氏在某些方面,也是有些古板,她就是覺得,自己日後該依靠長子、長嫂如母,這是誰都不能改變的事實。而且大媳婦又不是不能生了,都已經開懷了,以後就好有身子,指不定三年能抱倆呢!
大喜的日子,李氏也不願意跟劉母鬧不痛快,說真的,這個親家母還真沒親家好相處。你說她壞吧,也不是,就是有點愛跟大媳婦這邊較勁。其實李氏也曾想過,劉母會不會是因為自家閨女在別人府裡做過下人,才這麼緊張的?畢竟做下人不是啥光彩的事兒,特別有點姿色的……
唉,說來說去,都是苦命的人,算了。
這些彎彎道道在李氏的腦中一閃而過。
李氏揚起笑臉來,“誰說不是呢!親家母,我是真稀罕我那個小妞妞啊,你也是當孃的人,咱們女人都知道啊,這閨女才貼心呢,是不是?”(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