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路真的要崩潰了,他從來不曾想過,自己有一天,會被一個不足十歲的黃毛丫頭逼成這副樣子。

在自家主子的面前,居然鬧了個裡外不是人!大公主會不會懷疑自己的忠誠?

應該不會吧!

郭路心裡沒底呢,他不敢明目張膽的去打量雲霆霄的臉色,只敢悄悄的抬起頭來看他一眼,再飛快的低下頭去。

書案後面,坐著一個安靜如劍的少年。是的,如劍。

一把收斂了鋒芒的劍,安安靜靜的躺在他的劍鞘裡。

內斂,安靜。

雲霆霄,郭路背後的主子,三番五次跟周小米糾纏在一起,這二人不知是受了命運的擺佈,還是他們之間真的有幾分緣分在,他們總是出現在彼此有危難的時候。

郭路瞥見自家主子唇邊似乎有一個,嗯,微笑。他連忙低下頭去,一顆心卻不受控制的狂跳起來!

向來冷酷如冰,不苟言笑的大公子,怎麼會……笑得那麼詭異?

雲霆霄何許人也?

在說雲霆霄這個人之前,咱們得先說說“雲”這個姓氏,在說雲這個姓氏之前,咱們先來簡單瞭解一下文中的大宋朝。

眾所周知,歷史上的大宋朝,是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逼迫周恭帝讓位,故而黃袍加身,成了皇帝。趙匡胤當了皇帝以後,改國號為“宋”,仍把開封做為國都。

可是,周小米來的這個大宋朝,有些不對味兒。發動陳橋兵變的殿前都點檢,不是趙匡胤,而變成了樑子昭,這個人踢掉了趙匡胤,取而代之成了大宋朝的皇帝,華麗麗的把正史一腳踢開,來了一個驚天大逆轉。

此時的宋,已非是人們所熟知的那個宋朝了,發展到今天,大宋朝不在有以文制武,重文輕武的國策,在軍事,人口,賦役,農業方面,做了很多調整和部署,非常具有前瞻性,特別是在經濟上,做了很多長期宏觀的調控。女人們不用裹小腳,許許多多應該在後世裡出現的新鮮玩意,都提前出現了。

所以周小米猜得沒錯,那位宋太祖樑子昭,確實是她的老鄉。此人雄心大志,才高八斗,放在後世或者只是泛泛之輩,但是放在古代,他的學識或許稀鬆平常,見識呢?只怕古人拍馬難及吧?隨便甩出幾個創意,就能老古董們鎮住。此人半生金戈鐵馬,身邊自有一群死忠追隨著,雲家,便是其中之一。

男人生官發財,最有效的途徑不過就那兩條路,科舉和戰爭。

走科舉這條路,沒有十年八年的寒窗苦讀,是根本不可能有所建樹,即便是一朝金榜題名,想要在朝堂之上站穩腳跟,名正言順的斂財,那也要腦子好,後臺硬,運氣足這三樣都湊齊了,才能夠實施。這樣一來,卻是要謹小慎微的在朝堂上蹚水,若無多年苦心經營,何來高官厚祿?

戰爭就不一樣了。

自古戰事一起,發國難財的人隨處可見。不過,有哪個發國難財的人,能像那些當兵的一樣,光明正大的掠奪呢?

雲家的祖先,最初也只不過是一個從七品的武騎尉罷了。

樑子昭舉事之前,曾出兵打淮南,徵壽春,攻連珠寨,拿壽州。總之趙匡胤做過的事兒,咱們這位太祖差不多都做過了。

雲家是武將,跟著太祖南征北戰的,立過不過戰功。雲家雖有從龍之功,可惜位微人輕,太祖登基後,只得了一些賞賜,並沒有得到什麼實惠。後來機緣巧合之下,雲家先祖救了太祖一命,這才平步青雲起來。

太祖建國之初,天下割據勢力林立,新朝正處於四分五裂的局勢之下,樑子昭也和歷史上的宋太祖一樣,日日徹夜難眠。在一眾死忠的追隨下平定內亂後,他也做了和趙匡胤一樣的決定,加強中央集權,改革軍制,發展生產,鞏固統治。幾年後,他打算透過戰爭創造統一局面,於是又不可避免的走了趙匡胤的老路,把兵力部署在西,北邊境,防止遼,北漢南掠,以荊,湖為突破口,揮師南下,開始了長達十多年的征戰生涯。

宋軍並非神兵,自然也有潰敗的時候,打仗嘛,有輸有贏,會死人,這都是很正常的。太祖為了鼓舞大宋士兵,幾次御駕親征。

戰場風雲瞬息萬變,殺紅眼後,誰還會管你是不是皇帝啊!況且擒賊先擒王,敵人知道了你的身份,還不拼了命的想要把你拿下馬,那他就是傻瓜。

太祖是武將出身,馬上皇帝,功夫是不弱的。可惜自登基後,他的時間都獻給了繁雜的政務和紛亂的局勢,根本不能像以前那樣練功,所以身手跟登基之前比起來,差了很多。敵軍知道他御駕親征後,便有了想要活捉太祖的想法。

當夜,敵軍派人偷襲營地,太祖遇刺,危在旦夕,是雲家先祖替太祖擋了一刀,這才化解了危機。

這一仗,大宋得勝,太祖搬師回朝,凱旋而歸。

太祖回朝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封賞雲家。

雲家先有從龍之功,後有救駕之功,這兩樣履歷綁在一起,簡直晃瞎眾人的眼,堪比後世哈佛學歷,外加有在世界五百強工作過經驗。自此,雲家的先祖平步青雲,一路從從七品擢升到正二品的樞密副使,封國公,世襲罔替。第一代的雲國公,受封時年方三十七,父母早逝,沒能看到他出人頭地,三個兄長有兩個死在了戰場上,剩下的一個受傷後落了殘疾,成了瘸子。太祖感念雲家滿門忠烈,特意把雲家先祖的妹妹接進了宮,封為昭容,並賜了一塊丹書鐵券,也就是免死金牌給雲家。

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雲家自此從一介寒門軍戶人家,一躍成了京中新貴,富貴滔天,讓人豔羨也!

只是,雲家的那位昭容雖然進了宮,位分卻一直不上不下的,不知道是皇帝有心玩平衡之術,還是什麼另的原因,她直至歿時,也沒能生下一兒半女的,這也成了雲家人心中的一個遺憾。

一百多年過去了,汴梁的榮華依舊,皇家的威嚴依舊,卻不知道有多少高門大戶落了馬,消散在了悠悠的歲月之中。往日的富貴榮華,如同過往雲煙般消散,當初追隨過太祖的那些人家,如今的光景也是各不相同,到現在還能屹立不倒的功勳世家,簡直是鳳毛麟角。

雲家,便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