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1章 給我休書(第2/2頁)
章節報錯
聽得一雙眼睛越來越亮,趙子硯踟躕片刻,終於忍不住打斷他:“陸文濯,我有點想去。”
陸文濯沒說話。
“求求你。”趙子硯雙手合十。
“可以。”
趙子硯驚喜,捧起他的手:“真的嗎?你真的讓我出去?你不生我的氣了?”
陸文濯沒有回答,只微微側身:“我從未生過你的氣。”
我滴個天爺啊!
趙子硯驚得眼珠子都要歪了,她一向覺得自己已經夠不要臉了,誰曾想,一山更比一山高,一牆更比一牆厚,還有更不要臉的。
沒生過她的氣?
這瞎話張口就來,還不帶一丁點害臊的?
陸文濯自然不知道她在想什麼,見她半晌不說話,又拉過她的手,把她帶到身前:“我讓你出去,是告訴你,不必說違心之言,真話有時候比遮掩更有用。同我糾纏,亦行得通。”
趙子硯有些傻眼,她呆呆望了他一會:“那我的要求,你都會答應嗎?”
陸文濯沒說話,半晌,低低吐出一個字:“會。”
“什麼要求都可以?”
“可以。”
“那你給我休書。”
“不行。”
趙子硯:“……”
花神節為期半月,天氣越發熱了。白日照影,天地大亮,熱的夏蟬都跟著抱怨個不停。
六月下旬,學子從四面八方彙集長安,進行殿試。街上擺攤的販子也多了起來,平日裡足不出戶的高門貴女也都聚集到了榜臺下,朝中意的學子擲去新鮮水果和飾物什麼的。
趙子硯甚覺有趣,藉著看花神祭祀的由頭,也跑去看了幾回。正好陸文濯忙於公務,也分不出精力來管她,她便跑的越發勤了。連李慎囑咐她老實待著的話,也拋去了九霄雲外。
這兩個月,陸文濯忙得不可開交,似乎是因為出了大事。聽聞是西北大旱,局勢頗動盪,聖上派太子前去賑災安撫,卻不料太子中途忽然折返,災銀也不知所蹤,導致西北民眾積怨頗深,險些引發暴亂。以至於陸文濯只好放下查案,開始替太子善後,薛平也調了一支隊伍去鎮壓,以防局勢蔓延。
如此一番折騰,太子的聲望著實受了些影響,倒是寧王及時調取府銀,力挽狂瀾,令人不敢相信。
“那太子為什麼要折返?”趙子硯從地上撿起一顆荔枝,圓溜溜的,是街邊女子砸舉子滾落的。
“因為太子的乳母鄭氏突然暴斃。”長吉壓低聲音道:“太子與那鄭氏關係非同小可,遠遠不止乳母的關係那麼簡單。很多大臣懷疑,這也是太子不及寧王得聖上偏愛的原因。前些時候,太子還力排眾議,給鄭氏封了個夫人。她這一死,太子打擊不小,趕回來時,靴子都跑掉了,哪裡還顧得上災銀。”
“那這麼說,藤毒案就這麼擱置了?”趙子硯問。
“那可不,事有輕重緩急。太子近來哭鬧不止,抱著鄭氏的屍身不願叫人下葬。這個天不比冬日,屍體都臭了,太子仍舊不肯撒手。聖上大發雷霆,強行叫人拖走鄭氏,然而太子竟將蟒袍脫下,扔在地上,口中喃喃:‘是這身衣服害死了她。’”
“那是何意?”趙子硯訝異。
長吉搖搖頭:“或許,是暗指十二年前的事情。”
“又是十二年前?”趙子硯突然來了興趣:“赤海之戰?”
“不錯。”長吉道:“那時,寧王帶兵前往吐谷渾支援,亦是半途而歸。原因是寧王的母親,也就是皇后突然病故。寧王的折返,使得援軍遲遲未到。陸家帶領的數萬將士,就那樣在絕望的困境中戰死在吐谷渾。多少人死去的時候,大睜著眼睛望向東方,還以為援軍就要來了……”
說這話時,長吉的聲音幾乎哽在喉口:“甚至連陸將軍,也未能倖免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