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域十國發片,單曲的話總費用起步500萬,專輯起步800萬,十二國,基本是要達到千萬,相當於連發兩張單曲。

李睜繼續道:“這次的專輯,收錄12首歌曲,三個語種,中文,小韓語,島國語各四首,一二三主打我已經準備好了,三語種各一首,剩下的九首,讓風老師寫兩首,讓韓老師寫兩首,剩下五首交給華格,然後挑六首,讓華格聯絡港島,寶島那邊的做詞曲人填詞。”

風墨是時光唱片的創作總監,風老師是夕陽唱片的長約詞曲人,均為中咖,這份自己的資源肯定要用上。

此外,亞域發片,華格與華璨深度合作,並且有兩位長約大咖,三位長約中咖,這份資源也不能浪費。

倪厚道輕吸了一口氣:“三語專輯?”

李睜嗯了一聲:“又不是沒有過,我這次去米國,還見過四語專輯,精選集甚至有十語專輯。”

眾人大眼看小眼,一片啞然。

若是換個人,這事大家肯定就利弊要討論半天,最後反對的,保留意見的肯定會佔多數。

但提議是李睜,那就沒什麼好說了,在專輯製作上,尤其是歌曲的安排上,李睜是絕對的權威,更何況,李睜提出三語專輯,嚴明三主打已經準備好了,顯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專輯總費用定千萬,大半月至一個月製作期,快則下月初發行,最晚不要拖過下月,爭取如上一張專輯般,一炮而紅。”李睜也沒打算徵求意見,目光掃向林玥三女,而在他鼓動的目光之中,三女對視一眼,不分先後地點頭。

事情就這麼定了,眾人一塊錄音室。

李睜將三份預先準備好的曲譜交給小冬,影印了n份,而後猶如過去那般,由他親自負責歌曲小樣。

他從櫃子裡翻出寧蘭送他的那把藍色吉他,單肩頭一背橫在身前,走到了麥克風前頭,調整了一下話筒架的高度,略作醞釀,透過玻璃窗看到調音室裡的倪厚道做了個“一切就緒”的時候,指間一撥弧線,奏響音符。

一段旋律過後,李睜開口唱:“為什麼就是找不到不謝的玫瑰花,為什麼遇見的王子都不夠王子啊,我並不期盼他會有玻璃鞋和白馬,我驚訝的是情話竟然會變成謊話...”

《不想長大》,前世地球she的代表作之一,該曲獲得06年最佳港臺金曲獎,該曲同名專輯,獲得中國原創音樂流行榜最優秀專輯獎。

該曲充滿了濃烈的古典元素,加上韓劇般浪漫的前奏,甚至有些輕快的曲調,將中國傳統的繞口令摻合在西洋嘻哈節奏中,成為了流行的音樂符號之一,同時也樹立了流行音樂向古典音樂借用靈感的一個標杆。

“...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長大,長大後世界就沒童話,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長大,我寧願永遠都笨又傻,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長大,長大後我就會失去他。”

歌詞中天馬行空,帶一絲女孩子特有的憂愁善感。

可以說,這樣一首歌,對當下國內,乃至亞域歌壇來說,都是非常新潮與前衛的。

李睜的演唱,儘可能地模仿了she演唱時風格,以有些稚氣未脫,以及略帶叛逆的唱腔將那股子小女味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來。

演唱完畢,李睜看著眾人眼神發亮,又膛目結舌的表情,並不意外,笑著道:“這首歌好不好聽?”

大家齊齊點頭,的確好聽,曲調舒暢,歌詞朗朗上口,還特別有趣,屬於那種讓人很有單曲迴圈衝動的那種。

李睜又問:“流行度高不高?”

眾人再度齊點頭。

所謂流行度,與傳唱度是一個意思,有些歌聽起來好聽,卻是由於曲調大氣滂沱,歌手唱功了得,或是歌詞意境感人至深,卻難以口口傳唱。

典型的例子,比如歌神經典曲目《李香蘭》,又比如孫楠成名作《你快回來》等等。

而這首《不想長大》,卻是具備了高傳唱度的一切要素,曲調輕快華美卻有簡單,聽上一遍就能跟著哼個大概,而高潮部分饒舌趣味的歌詞“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長大,長大後就...”更是聽上一段,重複第二段時就能跟上。

李睜三問:“是否新,奇,特,讓人聽了耳目一新,並且心情一亮?”

眾人第三次齊點頭。

李睜“啪嗒”打個響指,笑道:“無論是國內樂壇,還是亞域歌壇,包括國際歌壇,一首歌滿足以上這些條件,想不紅都難!”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