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四章 兩座流行音樂史上的里程碑(第1/3頁)
章節報錯
李睜苦笑:“收購,哪有那麼容易,這可不是單單錢的問題,當初華璨還是工作室的時候,收購時光唱片,包括後來進軍亞域歌壇,收購ty唱片,要不是透過賭約根本不可能實現。”
“要是沒有之前華璨向千代宣戰,或許還有點機會,現在...”
沒有說下去,只是連連搖頭,顯然是持否定的態度。
兩次賭約的定立,都是建立在對方認為十拿九穩的情況下,不光是對方這麼認為,就連圈內也是這麼認為,即便是這樣,與滾雪的賭約,尼索等四大巨頭還在背後支援滾雪,與ty的賭約,愛酷奇,索爾等亞域巨頭,也是以旗下高階並大批歌手同期發片,形成高壓與人海進行阻擾。
可以說,兩次賭約是華璨的重要轉折點,能贏,李睜自身帶掛佔了七成,運氣也佔了三成。
要是國內五大巨頭高度重視,當作阻擊小韓流的那樣的保衛戰來打,亞域各大巨頭不是僅憑默契,而是真正的聯手,傾盡全力地製造障礙,賭約能不能贏,還真是未知之數。
金子不會被沙子埋沒?
開玩笑,那不過是一句勵志格言,要真的不會被埋沒,就不會有寶藏在底下塵封百年,千年後才被後人挖掘出來,甚至還有更多的寶藏,至今埋在地下。
有了兩次前車之鑑,再加上華璨向千代宣戰,老男孩樂隊,四伏天樂隊,包括莫菲一張張唱片大賣的事實,相當於華璨的能耐已經擺在明面上,再想故伎重演,那不是富貴險中求,而是自己給自己挖坑。
徐千秋卻是搖頭,徐徐道:“不同的,過去國內歌壇是封閉的,相比於亞域歌壇很小,同理,亞域歌壇相比於歐米歌壇也很小,直到這兩年才發生了些變化,而這變化的源頭正是華國市場。”
“前年華國唱片市場的總量,比大前年提升了八成多,而去年比前年又提升了六成多,那些亞域巨頭,國際巨頭對市場的嗅覺要比你想象中敏銳得多,它們爭相恐後地進入華國市場,一來,如今的華國市場已經有資格入它們的眼了,而來,是看好華國市場的未來發展,畢竟華國才是全地星人口最多的國家,是米國人口的四倍,並且經濟高速發展,老百姓的收入也是每年以10個點以上的幅度增長。”
“華國市場的壯大,亞域市場也隨之壯大,與歐米市場的差距正在迅速縮小,你可別小看了這塊蛋糕的誘惑力,我敢說,歐米那邊的唱片公司十家有九家垂涎欲滴,就沒有不想分一份的。”
“華璨是國內唯一跨國的唱片公司,與華璨合作,等於是一步進入亞域市場,並且還能深入華國市場,你覺得,這份誘惑力有多大?”
“合作有很多種,收購正是其中的一種,歐米唱片公司大大小小几百家,而且分佈在不同國家,資源優勢各不相同,就拿六大國際巨頭來說,米國4家,因國1家,發國1家,因發的兩家在本國內都不是一股獨大,更別說在其他國家,而米國的4家,同樣有著一些米國本土的唱片公司,在一些領域當中,能與其形成直面競爭,甚至競爭力更強。”
“這就為華璨的收購提供的可能與機遇,比如,一家得國的唱片公司,在本國甚至歐域有著不小的影響力,卻僅限於此,如果被收購之後,可以跨出歐域,進入到亞域與北米市場,利潤比原本翻番,你說,對方會不會心動?”
“我想那麼多唱片公司,總有會心動的,尤其是遇到瓶頸,或者資金流緊張的。”
聽徐千秋這麼一細說,李睜眼神微亮,心頭變得熱絡起來。
如果能夠透過收購,讓華璨蛻變為國際唱片公司,他自然是希望。
當初贏了賭約,成功收購ty唱片之後,相當於與ty娛樂的利益進行了捆綁,公司旗下歌手在亞域的伸展,無論是唱片宣傳資源,還是發片渠道,甚至包括演出,代言,都是比之前要順暢了許多,尤其在小韓國內,只需比愛酷奇多出那麼一點點錢,就能夠拿下本被愛酷奇壟斷的資源。
事實上,真正反感外來唱片公司進入“領地”的,就是那些金字塔尖的巨頭,以及個別一線唱片公司,因為它們才是“領地”的獅王。
而領地內,比它們多出幾十倍,乃至上百倍的其他唱片公司,就好似母獅,流浪公獅,以及小獅子,它們對外來的侵入者並沒有那麼反感,因為不管誰是獅王,它們都是依附著,或者夾縫中求生存。
甚至,一些有野心的流浪公獅,還希望有侵入打破現有幾頭獅王霸佔“領地”的格局,因為變,對它們來說才有上位的機會。
總之,華國歌手要想在國際歌壇真正立足,除了本身要過硬,也憑藉唱片銷量的硬指標,達成一線,一線頂流,乃至超一線,擁有足夠的競爭力之外,公司在“領地”內建立起大本營,建立起規模龐大的獅群,同樣是至關重要。
......
李睜回到家十一點出頭,本來是想明天再找喬莉談的,開門進去,卻是看到喬莉端了杯牛奶從廚房出來,喬莉聞著他身上的酒味,就把手裡這杯給他,回廚房重新熱一杯。
李睜喝著牛奶,順便就提了下收購的想法,這一提,喬莉來勁了,兩人來到客廳,正兒八經地聊了起來。
隨後,在喬莉“時不我待,必須與時間賽跑”的慫恿下,李睜給蘇婷,薛冰打了電話,一個是集團副總,一個是集團財務總監。
收購計劃是否可行,他們兩的意見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