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六章 華國流(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睜中午打電話約單衛東的時候,單衛東說要帶個朋友,李睜自然沒意見,電話裡也沒多問,眼下一見,原來是個熟人。
準天王趙永康,貝卡旗下一號歌手,去年華璨與貝卡合作過一次,趙永康巡演最後一站由李睜出任演唱嘉賓,而未來少女的首張專輯發行,加成貝卡的發片渠道。
“該不會也是特意來向我諮詢轉型一事?”
腦子裡的不自覺地冒著這個念頭,李睜嘴角發起輕笑,趙永康的情況,與蘇雅箐,趙傳雄,柳慧穎差不多...
很快,這個念頭就化作是現實,分位坐下,點好菜,等上菜的功夫,大家喝茶聊天,趙永康便是主動提到了自己準備轉型,讓李睜給點意見。
李睜給出的建議如出一轍,轉型不如進軍國外歌壇。
受到啟發的趙永康有所意動,可更多的是猶豫,而後道:“國際歌壇我就不想了,亞域歌壇的話,發行專輯的可能也不大,單曲的話,想要實現突破,難!”
李睜沒有否定,無論前世地球,還是這個世界,到了九十年代末,靠一首歌紅好幾年的不是沒有,可想要一首歌一舉成名,大紅大紫卻是難如登天。
當然,也有特例,比如鐵達尼的主題曲,比如獅子王的主題曲,可這是有先決條件的,兩位演唱者本身都是國際歌壇的天王天后,並且,這兩部影片都是在全球取得驚人票房...
他道:“單曲,說白了只是試水,還是要爭取發行專輯。”
趙永康露出苦笑:“亞域歌壇最低標準,至少8個國家發片,專輯的話,成本千萬起步。”
李睜聳聳肩:“單曲成本也要三五百萬,專輯相當於單曲二合一,零售價是單曲的1.5至1.8倍,單曲銷量雙白金與專輯銷量四百金的難度差不多,從經濟角度,發行專輯的收益要大大超過單曲。”
趙永康苦笑更盛:“從獲利來說是這樣,可要是虧本的呢,也是成倍,甚至數倍,400萬成本發一張單曲,銷量白金,公司虧本百萬,可承受範圍內,千萬成本發一張專輯,銷量白金,虧500萬以上,落到一線唱片公司頭上,或許就會立刻陷入財政危機,即便巨頭也會傷筋動骨,這當中還沒算資金回流週期。”
單衛東打趣了一句:“李睜,你以為家家唱片公司都是華璨,賬面有幾千萬堆在那裡?”
說著,看了劉明量一眼:“就算是明量要求在亞域歌壇發一張專輯,尼索都會慎之又慎,成本千萬只是起步,島國,小韓一線以上歌手發專輯,實際都是要達到1千2百萬以上,安貴隆與李智慧這樣的亞域天王天后,更是超1千5百萬,後續還可能追加。”
李睜不置可否地笑笑:“國內某家唱片公司旗下,某一個歌手在亞域歌壇發行一張專輯,風險的確很大,但如果是多家唱片公司旗下,多為歌手集體在亞域歌壇發行專輯,風險就會小很多。”
看劉明量三人不解的神情,李睜解釋道:“小韓流的例子擺在那裡,如果只是一個小韓歌手,同樣的宣傳造勢然後發片,哪怕是李智慧,安貴隆這樣的亞域天王天后,都未必能在華國拿下雙白金以上銷量,可來了一群小韓歌手,一個接一個發片,三白金猶如家常便飯一般,即便是五六月那麼擁擠的環境,我華璨旗下歌手張張大賣,小韓歌手發片依舊能夠進入周銷前十,其中可是有兩個新人啊。”
劉明量三人聽後露出思索狀。
一會兒後,單衛東道:“你的意思是,小韓歌手能在我華國掀起一股小韓流,我華國歌手如法炮製,也能在亞域歌壇掀起一股華國流。”
華國流,這是個新名詞,很精道。
李睜眼中透出讚許之色:“沒錯,我華國男女歌手的形象更在小韓,島國歌手之上,輪唱功也不輸半分,尤其一線頂流以上,本身條件絕對夠實力帶起一股潮流。”
這般結論並非張口就來,國內現役一線頂流,準超一線,超一線歌手,除了李睜,何靜芸,許巧玲等一手之數的新星,其他基本都是八十年代中後期出道的老牌歌星。
在那個年代,出道歌手選拔要比如今嚴苛得多,無不是男俊女美,唱功上乘,而他們又是其中的佼佼者。
當然,本身條件方面也有缺陷,那就是年紀偏大了些,這點被李睜自動忽律,畢竟30歲上下,無論放在在亞域歌壇,還是國際歌壇,都還是屬於歌手巔峰期的中後期,最起碼也是次巔峰期。
劉明量笑了聲,道:“李睜,你這個思路當真只是受了小韓流的啟發?”
李睜眨眨眼,有些不明所以。
劉明量不管他是真不知,還是裝傻,就道:“其實國內樂壇早就上演過了,八十年代末,搖滾異軍突起,成為一枝獨秀的主流,滾雪培養出了金屬鳥,凱奏等幾支頂尖的搖滾樂隊,從一線唱片公司蛻變為巨頭,三大巨頭成了四大。”
“進入九十年代,搖滾開始走下坡,抒情慢歌迅速崛起,同時勵志歌,快歌,甜歌,舞曲r&b曲風等相繼抬頭,由此進入亂戰期,最亂的時候,發行十張唱片,搖滾與抒情慢歌加起來5張,勵志歌與甜歌加起來3張,剩下2張屬於其他曲風。”
“真正的轉折點,是出現在91年中,尼索先與貝卡達成一致,旗下二線以上歌手集體主攻抒情慢歌,隨後又找上了匯麗經,以及一線唱片公司中排名第一的華格,最終四家達成一致,而這四家佔了圈內二線以上歌手的四成,一線以上歌手的六成。”
“短短半年時間,抒情慢歌已然一枝獨秀,後來滾雪雖未明著加入,但旗下除了金屬鳥與凱奏兩支樂隊,其他的歌手全部主攻抒情慢歌,如此到了92年中,抒情慢歌一股獨大的格局初步形成。”
“而華格憑藉王靖芳轉會匯麗經獲得一筆創紀錄的天價轉會費,以及趙傳雄封王,柳慧穎攀上一線頂流,蛻變為了巨頭,四大巨頭成了五大。”
說到這,劉明量端起茶水喝了口,這才慢悠悠道:“從本質上來說,那幾個唱片公司和你的思路是一樣的,亂戰期那麼快結束,抒情慢歌能夠做到一股獨大,是由資本和大批歌手聯手推動的,硬生生地造就了一個時代的潮流。”
單衛東淡淡出聲,接上話:“這也是為何,小韓歌手進軍國內,才不過發行了幾張唱片,尼索,貝卡,華格便會迅速達成一致,即便成全你封王也要全力助你,正是有著前車之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