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的旋律是否動人,歌詞是否朗朗上口,歌詞意境是否打動人心。

這是一首流行歌曲,在經過市場試金之前,圈內音樂人預判是否會火的三大要素。

《執著》,《一剪梅》,《月光愛人》這三首歌,顯然是都是兼具了這三大要素。

更難能可貴的是,曲風不盡相同,歌詞意境大相徑庭,卻都是很容易就抓緊聽眾的耳中,以及感染心靈。

饒是金啟明的苛刻眼光,都是忍不住連叫了三聲好,再看向李睜,眼神中多了一抹感慨。

圈內能夠寫出優秀作品的詞曲人並不少,甚至有些歌曲,從專業角度,以及藝術性評判,更在李睜的作品之上。

但就作品的數量,涵蓋曲風的多樣,以及對流行樂市場的把控,卻是無一人能與李睜相比。

更直白些,就是李睜的作品牢牢抓住了流行兩個字,重大眾而輕自我,這才是流行樂真正的最精髓。

流行樂不是交響樂,不是供陽春白雪般欣賞的,而是為下里巴人傳唱的...

霍淑芬唏噓道:“要是之前那張轉型專輯,以這三首歌中兩首作為主打,也不用再轉回來了。”

莫菲明白意思,當年在抒情慢歌巔峰期,她執意嘗試其他曲風,結果遭遇了“滑鐵盧”,圈內主流觀點,是她逆潮流,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但她自己,她的團隊,包括尼索內部不少高層卻認為,逆潮流不是關鍵,關鍵在於歌曲。

由抒情慢歌,一下子變為民族風,以及快歌,過分地突兀了,不符合當時歌迷的口味。

而李睜的三首作品,既是抒情慢歌外的別樣曲風,卻又涵蓋了抒情慢歌的元素,這樣一來,歌迷就容易接受多了。

“可惜,公司已成驚弓之鳥,只肯出單曲,不敢再輕易嘗試專輯。”

莫菲輕輕嘆了一口氣,語氣有些扼腕,在亞域多國發行唱片,單曲與專輯的宣傳費用有著成倍的差距。

當初那張轉型專輯在十一國發行,總費用過千萬,算上國內總銷量不足雙白金,公司虧了好幾百萬。

給公司高層帶來了不小的打擊,不光是經濟方面,還有信心,要知道,當時的莫菲如日中天,不光是國內第一天後,甚至是國內第一個歌手,人氣更在四天王之上。

此後四年,公司旗下歌手,在亞域多國總共發行8張唱片,再沒有一張專輯,清一色為單曲,費用上限5百萬,最少的只是可憐的3百萬。

而此次發行單曲,因為她的新專輯突破性地拿下預設四百金的好成績,是以,公司給的保底費用就是5百萬,還有提升的空間,可總歸是有限的,與專輯的標準相去甚遠。

霍淑芬遲疑了一下,用兩人才能聽到的聲音道:“要是三首歌作為專輯三主打,分成還是6個點,黃總未必不會點頭。”

莫菲黛眉一蹙,剛要說什麼,就聽李睜的聲音傳來:“怎麼樣,要是覺得可以,那就三選一?”

莫菲看向他,眸光閃了閃:“還有其他作品?”

李睜嗯了聲,略微沉吟,才道:“今年亞域公告牌前二十的歌曲中,並沒有對唱歌曲,但我查過,去年前年都有,你要不介意,也可以作為一個選擇。”

莫菲還沒表態,霍淑芬就問:“男女對唱?”

“嗯。”

“單曲是首對唱倒不是問題,關鍵是男歌手...”

“尼索旗下那麼多男歌手,還怕找不到?”

李睜道:“主要是,我聽過莫菲有張專輯中有一首歌《回想》,裡頭運用了海豚音,我有一首對唱作品,女聲部分包括了海豚音的展示。”

金啟明一聽,眼中陡然爆發強光,海豚音是莫菲得天獨厚的特色,別說國內樂壇,就是亞域歌壇,能夠在演唱中運用海豚音的歌手也是屈指可數。

此外,海豚音與真聲的區別太大,很少有適合發揮的歌曲,更多的只是作為一種發聲技巧供欣賞。

要是李睜能夠拿出一首既能讓莫菲展示海豚音,又質量上乘的歌曲,自是求之不得。

“李睜,要不你先唱個小樣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