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一章 朋友(第1/3頁)
章節報錯
·音樂圈風大浪高,文學圈也不平靜。
綠色貓頭鷹是一本全國性的文學雜誌,每週一期,近半年來,銷量穩定在30萬至40萬之間,在圈內同級文學雜誌中處於中游。
上週六,綠色貓頭鷹發行了最新一期,主機板刊登了該雜誌主辦的月秋節詩詞徵集活動入圍前五的佳作。
結果,從週日開始,雜誌社的電話就被打爆了。
不光如此,一份份讀者信猶如雪片般飄來。
文學雜誌的讀者都是文化人,很多還是文青,眼中揉不得沙子,嘴巴利索的,直接致電雜誌社宣洩自己的怨氣,嘴裡不利索的,就用文字,向雜誌社傳達自己的不滿。
這是真正的口誅筆伐。
有道是,得罪誰都不要得罪文人,更不能得罪文青。
別的不說,他們喜歡你這本雜誌,就算省下飯錢也會買,他們要是不喜歡,送給他們也不會看一眼。
於是,雜誌社沉默了兩天,然後對外宣佈,負責月秋節詩歌評選的副總編輯,曹阿龍由於在評審中存在重大失誤,已被無限期停職,入圍月秋節前五的佳作,將會進行重新評定。
這一切的根源,是一首詩詞入圍了前十佳作,卻沒有出現在前五當中,那首詩詞赫然便是《水調歌頭》。
一首詩詞砸了一個全國性雜誌副總編的飯碗。
文學圈傳播訊息的速度,要比娛樂圈更快,簡直就猶如瘟疫蔓延般。
一時間,半數以上舉辦了月秋節詩詞徵集活動的雜誌社陷入人心惶惶,倒不是它們的雜誌也出現了綠色貓頭鷹一樣的狀況,而是那個叫東坡隱士的傢伙並沒有投稿。
要在正常情況下無所謂,任何賽事都沒有非要某個人參賽的道理,可眼下顯然不是正常情況。
經過查詢,有八本全國性雜誌,四本地方性雜誌,最新一期入圍佳作中包含了《水調歌頭》,其中有五家雜誌社的評選是完全交給讀者的,讀者透過來信與致電的方式投票,一打聽得知,得票高居第一的均是《水調歌頭》,最小差距也是拉開第二位三倍以上,最極端的,出現了《水調歌頭》的票數,超過其餘佳作的得票總和。
這就好似,月秋節將至,大大小小的超市都會設月餅專櫃,還是入口處最顯眼的位置,超市裡裡外外掛上月餅廣告。
往年來說,過百家月餅供應商,就算幾個大品牌,單個佔市場份額也不會超過百分之三,缺了誰影響都不大。
可今年不對了,一批黑馬壟斷之勢殺出,顧客十有八九是衝著黑馬牌子的月餅來,沒有黑馬牌子月餅的超市還不急得冒煙?
這可不是僅僅是影響月餅的銷售額,連帶著,整個超市的營業額都會大幅下降。
怎麼辦?趕緊聯供應商,說什麼也要讓這個黑馬品牌的月餅擺上店裡的櫃檯...
拿到東坡隱士的資料不難,可偏偏資料上留的電話是空號,地址也是一棟爛尾樓,但這並不能讓那些沒有收到東坡隱士投稿的雜誌社輕言放棄,各施各法,開始了一場尋人活動。
於是乎,東坡隱士這個名字在文學圈名聲鵲起。
......
李睜不會想到,他往湖裡丟下一塊石頭,原本只是想激起一片浪花,以曇花一現的美來襯托另一片湖中一朵即將綻放的荷花,然而,現在浪花還沒完全激起來,卻是讓湖面蕩起了陣陣波瀾。
9月30日,李睜以詞曲人的身份參加了寧蘭的單曲釋出會,安安分分地只拍手不開口,會後,搶在記者堵路之前全身而退。
午飯後,李睜離開公司,步行了一公里,在約好的地點和蘇婷碰頭。
蘇婷左右手拎了四個袋子,是李睜讓她上午去百貨店採購的,十一要去外公外婆家,禮物需要準備,一些品牌的東西,南市要麼沒有,就算有也要比深市貴。
國內九十年代,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的差距還是很大的。
“十一你不回去?”李睜接過那些袋子,隨口問道,唱片公司沒有固定的節假日,但不代表沒有節假日,蘇婷是李睜的助理,她的休息時間是跟著李睜的。
“等到過年再回去。”蘇婷把多出的錢給李睜,搖著頭,嘴角掛著淺淺的笑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