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總算是步入正規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青山湖總面積有2.2平方公里,換算成畝的話就是3300畝。
整個湖面環繞著青山,形成一個四分之三半圓,半斤不大,十分適合攔網養魚。
陸帆以700元一畝的價格,租了100畝湖面的面積,年限為二十年。然後在這裡創辦了“東皇養殖場”,並且透過專業攔網技術,建造了二十畝的活水魚池,準備先養養試個水,如果可以在大規模養殖。
而經過一年的飼養,二十畝魚池總計產出20萬斤的家魚。平均一畝一萬斤家魚,一條魚五斤,這就是一整年努力的回報。
“老闆,我們培育池的魚苗,已經達到了半斤,是不是可以投放到其他飼養池裡了。”
說話的是一位中年大叔,臉色黝黑,身體不高,但看起來是很壯實。
這位大叔的名字叫劉大軍,是附近一位有著十幾年湖泊養魚的漁民,有著豐富的養魚經驗,於是陸帆花費大價錢把他請了過來,和他一起的,還有另外兩位漁民。
“是嗎?終於養到半斤了嗎?”
陸帆也來了興趣。早在半年前,他就叫劉大軍開始挑選合格的親魚,準備自己培育優質魚苗,用來供給養殖場的穩定。
畢竟別人養殖場的魚苗再好,那也是別人的,終究有些受制於人。親魚則是指發育到性成熟階段,有繁殖能力的雄魚或雌魚,也叫種魚。
有了“四大家魚光環”,陸帆堅信東皇養殖場培育出來的魚苗,根本不是其他養殖場能比的。
另一個漁民李鐵柱抽了一口煙,笑道,“老闆,你培育的那些魚苗實在是太厲害了吧。如果不是這些魚苗都是我看著長大的,那真是打死我都不相信。
一畝湖面能養一萬斤的家魚,而且這些魚的抗病能力還十分優秀,基本上魚類的常見病都沒有發生,不愧是楚江大學的畜牧類專業的高材生。”
陸帆拍了拍李鐵柱的肩膀,淡定的笑道:“老李啊,一萬斤就把你嚇到了,等以後畝產更多的時候,豈不是要懷疑人生了。”
“還可以更多嗎?”
“當然可以。”
這時候劉大軍疑惑地問道:“老闆,四號飼養池大概需要四萬條半斤左右的魚苗,如果想要把五號飼養池也用上,那麼半斤左右的魚苗就有些不夠了。而且還有很多小魚苗需要處理。”
經過一年的發展,陸帆把原本只有一個活水魚池的養殖場,再次修建了四個二十畝的活水魚池,其中正在使用的只有三個,一個用來培育魚苗,兩個用來飼養成魚。
根據經驗,陸帆把魚苗的重量要求在半斤左右,只要到了這個體重,就需要投放到其他飼養池裡,十一個月後基本上就能長到五斤左右。
其中,二號飼養池裡的魚苗是半年前投放進去的,再過幾個月也差不多長到能夠出售的標準。
“那就把半斤重的魚苗投放到四號飼養池,然後挑選出二三兩的魚苗投放到五號魚池,爭取不要斷了產量。”
陸帆想了想,繼續說道,“其他的魚苗就暫時先養著吧,等過段時間有錢了,就把青山湖全部承包下來,到時候這些魚苗就能立馬派上用場。
而且,我已經讓王磊考察商鋪去了,到時直接在市裡開幾家東皇魚產直營店,來銷售這些成魚和魚苗,爭取打響我們的招牌!”
這也是他再三思量過後的想法,經過系統光環養殖出來的親魚,實在是太能產卵了,動不動產卵一次就是幾十萬枚。
偏偏在家魚光環的影響下死亡率還不高,導致他那口培育池的魚苗都快氾濫了,幸好前期魚苗花費的飼料錢不多。
之所以要把魚苗也放到直營店裡一起銷售,是因為魚苗也是一道不錯的美食,尤其是炸一炸非常的好吃的,而且還沒有魚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