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少年大將軍(第1/3頁)
章節報錯
“用城池土地,來拖延大秦的攻勢。”
“讓大秦陷入泥潭之中!”
武成侯王賁,到底是大秦名將。
蒙羽只是一開口,他就已經看出了其中的精妙之處。
其實,蒙羽所說的不過是一種游擊戰的模式。
游擊戰的創始人,乃是彭越,劉邦的手下,漢朝的梁王。
在楚漢之爭中,彭越運用游擊戰的方法,不斷阻擊項羽的後勤,使楚軍不得寸進,史稱,彭越撓楚。
而直到近現代,偉人將游擊戰和殲滅戰結合到一起,併成功讓這種戰術聞名世界。
即以游擊戰的方式,不斷消滅敵軍有生力量,分分合合,不計較一城一地之得失,以空間換取時間,不斷拉長敵軍的後勤和補給,拉長敵軍的陣地,待敵軍後勤拉長,陣地過大,無力全顧,則合力一擊,敵軍自潰。
歷史書上記載的百團大戰勝利,正是如同教科書一般將游擊戰和殲滅戰結合在一起,才取得了空前的勝利,讓革命隊伍信心高漲。
這種戰術放到現在絕對是跨時代的,哪怕是王賁這樣的將門世家,一時間也覺得高深莫測。
“好戰術!可是,若楚軍如此,秦軍應該深陷楚國大地,無力為繼,這的確是楚國的一線生機!”
此時,王賁心中,對於蒙羽的看法,已經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
能夠說出如此戰術的人,對於兵法的理解,自然是極高的。
如此人物,統兵打仗,絕不會弱。
“雖說是一線生機,但以當時的楚國來看,想要把握住這一線生機,是極為困難的。”
蒙羽淡淡的說道。
而一旁的王賁則是擰起了眉頭。
秦滅楚一戰,他曾親身經歷過。
戰術的制定和實施,他也都有所參與。
在論戰開始之前,王賁自認為自己的理解絕對要高於蒙羽。
但是,當蒙羽提出游擊戰的想法的時候。
王賁發現,自己居然想不到任何好的應對之策。
不僅如此,現在蒙羽還指出,自己的方法其實並不能讓楚國擺脫危機。
但是,即便蒙羽如此說了,王賁依然想不清其中的關鍵。
這說明什麼,說明在此次的論戰中,蒙羽已經處於絕對的優勢。
這已經不再是論戰,而變成了蒙羽單方面的授業講課。
想到此處,王賁的臉上有些掛不住。
看到王賁沉默不語,蒙羽繼續悠然的說道:
“游擊戰的精髓在何處?”
“不在於遊擊,而在於人心!”
“和正統的陣地戰不同,游擊戰主要以奇襲為主。”
“它具有高度的流動性、靈活性、主動性、進攻性和速決性,並能廣泛動員百姓投入戰爭。”
“遊擊遊擊,重點就在於遊擊!”
“遊擊不是逃跑,更不是拼命。”
“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進我退,敵退我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