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裡,池思瑤的手緊緊攥拳,渾身不可遏制的發抖。

所以她不是池崇的女兒,她不該姓池,不該叫池思瑤,而是應該叫......君瑤!

這一刻,她不知自己該哭還是該笑。

她慶幸自己不是池崇這個廢物的女兒,卻又無比自責自己的存在。

若是沒有她,是不是阿孃就不用被穆天奕鉗制,也不會活的如此狼狽和屈辱?

《日記》中的內容還有許多,池思瑤繼續往下翻看。

生下孩子後的阿孃想過報仇,可她被穆天奕死死的掌控在手裡,孩子還那麼小,嗷嗷待哺,若是她殊死一搏沒有成功,孩子該怎麼辦?

阿孃選擇了隱忍,想等孩子長大些了,再去報仇,可飛速流逝的時間沒有給她這樣的機會。

已經做上皇帝的穆天奕利用自己身份的權勢,一個一個瓦解掉了可能會威脅到自己皇位的人,這其中就包括了威脅最大的老戰王。

穩坐江山的穆天奕不再需要藥谷毒宗來穩固皇位,在又一次索要藥谷毒宗令牌失敗後,穆天奕動了殺心。

沒有阿孃手上的令牌,就算他知道藥谷毒宗的位置在哪,也無法找到那些曾經為藥谷毒宗做事的人,無法讓藥谷毒宗運轉。

既然藥谷毒宗他拿不到,那麼就讓阿孃和這藥谷毒宗一起從這世上消失!

察覺到穆天奕已經動了殺心, 阿孃最後召集了一次自己的心腹,告訴她們就此遣散,若無令牌,藥谷毒宗將永不重啟。

也是那一次索要令牌失敗後,皇帝秘密召見了池崇,讓池崇暗地裡給阿孃下毒,製造出阿孃病死的假象。

其實阿孃不是不知道送來的飯菜裡有毒,可她若是不吃,這些食物就會被送到孩子的面前,她不得不吃。

阿孃臨死時是帶著怨恨死的。

她從未想過,自己行醫製毒一世,最後卻死在了自己研製的毒藥之下,實在諷刺。

阿孃日記的最後幾頁寫的只有兩件事,一件事是她憎恨穆天奕,而另一件幾乎佔滿所有篇幅的事則是,她在拼盡全力的謀劃,希望這個孩子能夠平平安安的活下來。

這些事情裡其中一件則是,她利用自己過往對許多人的救命之恩,懇求其中一個人給這個孩子一個平安的未來。

而這個人,正是穆雲啟的阿孃!

《日記》中寥寥數語提及過,老戰王戰功赫赫,本該是理所應當繼承皇位的那一個皇子,但因為常年征戰,老戰王的身體早已虧損,再加之穆雲啟的阿孃老來得子,夫妻二人實在不易,便主動放棄了皇儲之爭。

老戰王本以為這樣就可以脫離皇室紛爭,卻沒想到自己的讓步換來了穆天奕變本加厲的打擊。

老王妃信佛,臨盆前想去京郊的安國寺為孩子求個平安,卻在路上欲襲,險些一屍兩命,是阿孃剖腹取子才救了老王妃和那個孩子一條命。

老戰王和老王妃對阿孃感激涕零,承諾只要阿孃所求,他們必拼死也會做到。

正是這樣的恩情和諾言,阿孃肯求了老戰王和老王妃,務必保全這孩子一世安危,這才有了和穆雲啟的婚約。

原來...穆雲啟是因為這個原因才娶得她...

池思瑤扯了下嘴角。

她就說,那時候自己和穆雲啟素未謀面,自己的風評又差,穆雲啟這樣的高嶺之花怎麼會無緣無故的求娶她,原來是這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