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個木樁的刀片,離他的後腦勺只有不到一寸的距離。

孤鶩替他捏了把汗。

若毛小夕的速度再慢一點,可能就今天的訓練就此結束。

換做以前,毛小夕早就嚇尿了,然而今天這驚險的一幕,都是他早就計算好的。

第三重,過。

原地休息兩分鐘。

“好一個唯快不破。”

做了組拉伸。

休息結束。

刀樁劍陣第四重——去而復返

啟動。

毛小夕面色變得有些難看,因為這第四重劍陣的難度,賊高!

木樁開始疾速移動,與第三重的木樁相比,第四重的移動軌跡更加雜亂,毫無規律可尋。

在十五個疾速轉動的木樁中,會有一個木樁突然停止。(稱靜止木樁)

再由其中某個木樁發射刀片。(稱發射木樁)

發射出的刀片必定會落回木樁,所以,刀片不會落向其他地方。

由散亂移動中,對稱於發射木樁的木樁接收刀片。(稱接收木樁)

也就是說,十五個木樁裡。當出現靜止木樁時,就意味著十四個木樁內,會出現一個發射木樁,發射木樁射出的刀片,會扎進接收木樁。

最重要的是,第一,發射木樁發射刀片前,都會主動瞄準陣內生物;第二,接收射出刀片的“接收木樁”,會成為下個“發射木樁”。

破解要求:讓發射木樁的刀片射入靜止木樁,再由靜止木樁發射刀片,歸還於發射木樁。

看似簡單的一句話,行動起來不知何等複雜。

在高速移動的十五個木樁,想讓發射木樁的刀片射入靜止木樁。

毛小夕的第一反應得就是得快速找到停止的木樁並第一時間飛撲過去。

木樁是對生物是有感應的,所以毛小夕不怕木樁不吐刀片,就怕它吐快了。

嗡!

一個木樁突然停下!

那個靜止木樁離毛小夕有兩米的距離。

後面的木樁要吐刀片。

毛小夕迅速預測發射木樁的移動軌跡後,趕忙向靜止木樁的右邊躍去。

咻咻!

刀片射出,因為木樁在移動,射出的刀片受到兩個力的作用,呈曲線運動。

還未落地的毛小夕嘴臉微楊,飛刺而來的刀片正中靜止木樁,接收木樁只好灰著臉移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