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康也鄭重起來,盛世追求多元化發展的心太強烈了。

從電影到綜藝。

可以說,盛世娛樂是開啟娛樂公司多元化第一個公司。

別的公司都在自己領域發展,發歌的發歌,拍電影的拍電影,辦綜藝的辦綜藝,各自安好,相安無事。

直到盛世娛樂花費大價格挖來了文山,圈內忽然意識到,盛世娛樂不對勁。

它要搞事情。

果不其然,很快就有多家公司爆出有演員與原公司解約是新聞,緊接著那群演員簽約了盛世娛樂,成為盛世娛樂的簽約藝人。

盛世大張旗鼓的拍起了電影,這還不算完,盛世私下裡還鼓動兄弟娛樂去辦綜藝。

不能拍電影,要去辦綜藝。

因為盛世也知道,只有自己一家打破規則很容易受到多家公司封鎖,而自己一家肯定無法招架多家公司的封鎖,不至於倒閉神馬的,但絕對會帶了很大影響。

但拉上音樂三巨頭之一的兄弟娛樂就不一樣了。

想要封鎖也要看看值不值得。

最後結果就是電影撲街,口碑跌到爆炸,然後去找兄弟娛樂欲聯手運作《慢節奏》。

結果兄弟娛樂不幹了,這可把盛世娛樂氣壞了。

綜藝當初可是我提醒你去辦的,結果我想入股你不同意,不同意我入股也就罷了,關鍵是兄弟讓璀璨入股了。

盛世與璀璨正因為加貝的事情,打對臺呢。

合著我拿你當兄弟,你卻拿我當姐妹,還是塑膠的那種。

所以張央和劉康才如此嚴肅,因為《嚮往的生活》與《慢節奏》的定位撞了。

這也是盛世最想看到的事情。

李賀搖了搖頭,對冷豔御姐說道:“沒有了,這份策劃我做好後,沒去吃飯就去央姐你辦公室了。”

看過這份策劃案的,都不在這個世界。

雖然知道會是這個結果,張央和劉康還是心裡一鬆。

劉康笑道:“加貝,你這份策劃案發我郵箱,我會交給公司稽核,只要……”

話還未說完,就被語氣不善的張央打斷:“劉部長真不拿自己當外人,搞清楚李賀是詞曲部的人,他的策劃案要透過詞曲部上交給公司稽核,而不是歌手部。”

此時的張央就像一頭護犢子的小野貓,張牙舞爪趕跑對自己食物有窺伺之心的敵人。

劉康苦笑,卻也不解釋。

歌手詞曲是一家,況且哪有什麼所為的詞曲部。

張央上交公司稽核,也是透過歌手部通道,打上的也是歌手部的標籤。

誰提交都是一樣的,策劃是加貝出的,這一點不會改變,提交部門是歌手部,這一點也不會改變。

劉康不去爭論,因為沒必要。

嘴上自己是說不過張央,她是詞曲人出身,小嘴比較能說。

但結果就是歌手詞曲是一家。

想清楚這點後,劉康舒服多了,面對張央的噎人行為,他也是一笑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