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做大做強的梁山賊寇們(第2/2頁)
章節報錯
金人自然是忍受不了這種結果,立即就準備調集大軍剿滅這股梁山賊寇。
結果還不等金人出兵,自封為吳王的方臘,自封為晉王的田虎和自封為楚王的王慶也紛紛起兵,這些傢伙之前便全都是稱霸一方的巨寇,此時眼見大宋朝面對著金人的進攻節節敗退,根本就無力抵擋,一副國勢將亡的樣子,這些野心勃勃的巨寇便紛紛起兵,割據一方,同時不斷進攻金兵,從對方手中奪取城池。
雖然這些巨寇其實也都稱不上是什麼好人,更不是什麼正義王師,但是至少都是漢人,所以在他們率兵進攻那些城池的時候,城內的漢人也紛紛群起響應,使得守城的金兵被內外夾擊,經常守不過幾天城池便丟了。
金人面對著這種情況,也只能夠選擇收縮兵力,先守好那些已經佔領的城池,再也無力去征討梁山賊寇了。
而就在雙方來回攻殺不休的同時,宋朝一位叫做趙構的皇子,卻是在大將岳飛的護送下,逃到了臨安城,從那些亂軍手中收復了一些城池,建立了一個南宋。
為了避免強大的金國繼續將進攻的矛頭指向他這個才剛剛建立的脆弱小朝廷,趙構主動向著金國稱臣,還允諾年年都會向著金國爸爸送上一筆豐厚的歲幣。
金國見到趙構這小子這麼識趣,便答應了對方的條件,和南宋結為了兄弟之國,迅速化敵為友,結成了一個脆弱的聯盟。
不過趙構這一系列的操作,卻也使得其失盡了民心,百姓之中有人稱其為完顏構,還有人稱其為趙狗,甚至還有戲稱其為趙九妹的,畢竟趙構的所作所為,實在是看不出一點男子的英雄氣概,倒活像是一個受氣的小媳婦。
不過這一切都沒有影響到不斷進擊的梁山眾好漢們,金國雖然收兵不打了,他們卻還要接著打呢!
在南宋建立的同一年,宋江派遣玉麒麟盧俊義,率領二十萬精兵,起兵北伐,自己則率領五萬大軍坐鎮後方。
有著改朝換代野心的其他三位草頭王,也紛紛派出了至少五萬大軍向著金兵佔領的北方地區發起了猛攻,其中吳王方臘,更是派出十萬大軍攻向了臨安,結果卻是被岳飛、韓世忠等猛將一通狠揍,損兵折將,只能夠暫時熄了這個念頭,和這南宋小朝廷在南方地區形成了對峙局面。
另一邊,無意間打出了精妙配合的好漢義軍們,卻是連戰連捷,將原本看似不可一世的金人給打得哭爹喊娘,僅僅是幾年下來,就丟掉了大半領地,差點就被打回了東北老家,最後還是靠著從蒙古草原找來了一群蒙古僱傭兵,才暫時穩住了局勢。
而在雙方陷入了僵持之後,佔領地盤最多的梁山集團,內部卻也漸漸發生了分化,畢竟梁山這群傢伙原本就是靠著宋江從各個地方忽悠過來的,各自理念都並不相同,甚至互相矛盾,比如有些人想要向著朝廷招安,重新成為官軍,為子孫後代搏一個好出生。
還有一些卻和朝廷有著各種仇恨,根本就不想再成為朝廷官軍,只想要繼續瀟灑自由的當他們的山大王。
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這些各自都掌握著不少兵馬的梁山好漢們,居然迅速成為了半獨立狀態,各自都建立了自己的封國。
其中勢力最大,地盤最廣的自然還是那以宋江為首的梁山水泊,有著幾國之中最為精銳的梁山天行弓手。
勢力排在第二的,則是以盧俊義和林沖為首的漢國,這漢國有著幾國之中最為精銳的重騎兵部隊,在野戰之中極為可怕,戰陣衝殺,無人可擋。
還有以小李廣花榮為首的趙國,有著幾國之中最為精銳的騎射手,箭如雨下,來去如風,任誰都不敢小看這些強悍的弓騎兵。
接著還有以魯智深和武松為首的殺國,擁有著幾國之中最為精銳的步兵——殺國藤甲兵,身穿輕巧藤甲的殺國步兵們可以在山林之間縱躍如風,武器也多裝備戰斧和厚背大刀等重型武器。
最後是以智多星吳用為首的蜀國,有著幾國之中最為精銳的槍兵部隊,另外還有著戰力不俗的連弩兵部隊。無論是近戰還是遠端都不弱。
很顯然,這個世界的局勢發展,因為那群輪迴者的介入,已經和原本歷史上的截然不同了,至少郭威就聽得挺懵的,那幫在原本歷史之中,應該被宋朝給隨手剿滅的梁山賊寇,現在居然一路做大做強了,甚至還各自佔領了一大片地盤,建立了自己的國家,這簡直就比黃巾軍滅掉了大漢朝,建立了一個黃巾王朝還要離譜啊!
不過透過這幾名劫匪的敘述,郭威也初步整理出了一些有用的資訊,那就是當初那群輪迴者應該是屬於遼國陣營的,而他堂哥則為了維護世界穩定,站在了宋國一邊,可惜宋國陣營這邊豬隊友太多,從皇帝到大臣基本都是一群慫貨,就沒幾個能打的。這就導致他堂哥當年幾乎是在孤軍奮戰,最後在一次戰鬥之中中了輪迴者的埋伏,被輪迴者們靠著數量優勢圍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