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去與不去(第3/3頁)
章節報錯
當張蜻蜓回家的時候,竟然意外的發現,那頭小豹子還沒回來,不知道去了哪裡。忐忑不安的跟盧月荷在家等了一時,才終於等到小豹子的姍姍歸遲。
“你到底上哪兒去了?怎麼弄得這副模樣?”才幾日不見,潘雲豹明顯瘦了一圈,眼圈下面還有淡淡的烏青,很是疲憊。
潘雲豹一張口,就說出自己的決定,“我要去前線了。今天回來住一晚,明天起到外公家去讀書。我剛是去小舅舅那兒了,他說把書院的事情安排一下,回來給我上幾天的課。要走的行李,媳婦你幫忙收拾一下。大嫂,你放心,我能照顧好自己,在前方見到大哥,會寫信回來的。”
張蜻蜓錯愕了,盧月荷卻是瞬間就淚盈於睫,聲音微顫,“小叔,你告訴我,是不是相公他出事了?”
潘雲豹深吸了一口氣,儘量讓自己的語氣平靜,“大哥他們是出了點事,被敵兵圍困了,可是大嫂你別擔心,我既然去了,就一定能把他帶回來”
說這番話,幾乎咬碎了小豹子滿口的鋼牙。
他從軍營出來,沒有回家,直接上了白鷺書院。這個時候,他需要一位明師的指引。
謝尚贄聽說之後,也是吃驚不小,沒想到前方戰事竟然到了如此惡劣的地步。不過當這個外甥表示自己要去戰場的時候,謝尚贄是非常欣慰,也非常贊同的。
男兒功名馬上取。越是國家危難之際,越是熱血男兒建功立業之時。不過謝尚贄也給這個外甥下達了一個死命令,就是無論如何艱難,一定要保證自己活下去。潘雲龍生死未卜,作為唯一同父同母的親弟弟,潘雲豹必須活下去。
謝尚贄深知,紙是包不住火的,在聽外甥說完實情之後,謝尚贄意識到,與其等到前方的戰事瞞不住,傳到盧月荷的耳朵裡,不如直接就讓潘雲豹先告訴她,讓她心裡有個準備。
然後,謝尚贄也要好好收拾一下學問,儘量在這幾天裡灌輸到外甥的腦子裡,讓他在戰場上,找到適當的機會時運用出來,給自己的前程添磚加瓦。
潘雲豹有一句很重要的話,一定要告訴大嫂,“大哥雖然被困,但並沒有死。我這訊息,是二殿下特意告訴我的,這事情只有皇上和少數幾個人知道,外頭許多人都不清楚。二殿下悄悄告訴我的,也只讓我告訴家裡人一聲,免得替他擔心,。因為大哥他們現在,就是戰場上的一支奇兵,不到關鍵時候,是不能暴露的。所以大嫂,你千萬別胡思亂想。好生保重身子,等著我和大哥爹爹回來,帶著小侄子,給我們接風吧”
盧月荷淚流滿面,卻是拼命的點著頭,此時此刻,不管真相如何,起碼潘雲豹的這番話,就象一根救命稻草,給予了她最為堅定的信念和勇氣。
張蜻蜓啥也不說了,“你放心的去吧,我會照顧好大嫂和家裡的。咱們先吃飯吧”
吃飯
把所有說不出口的擔憂,即將離別的傷痛都化為一口一口的湯飯,吃到肚子裡。為了親人們,努力加餐飯
接下來,潘雲豹忙得不可開交,不停的練武讀書,讀書練武。
張蜻蜓也忙得不可開交,讓丫鬟打點給他帶去的行李衣物。雖說軍隊裡會發不少的東西,但那畢竟條件有限,既然自己家有這個條件,為不給他弄最好的行頭?
靴子一定要皮的,耐磨又不透水。裡頭還做了幾副毛皮、絲棉的鞋墊,聽說西北天冷,大夏天的晚上也冷得葚人,白天熱時可以取出來,晚上天冷就加進去。
還有襪子,一定要厚實經穿,男人到了外面,可沒人給他們縫縫補補,所有的衣裳,要把肩肘等容易磨損的地方加厚,可以多穿一些時候。
還有錢,出門在外,可是會一文錢難倒英雄漢的。張蜻蜓特意拿五百銀子去換了五十兩更薄更輕巧的金葉子,讓人分散了縫在潘雲豹在衣裳裡頭,讓他有事的時候不至於抓瞎。
因為是小兵,並無官職,所以潘雲豹並不用自己準備盔甲,而是要穿軍隊統一配發的盔甲。
士兵用的盔甲當然比不上將軍用的東西,謝長德聽說這個外甥要上戰場了,把從前當兵部尚書之時,珍藏的一副魚鱗軟甲送給了他,“從前給了你大哥一套麒麟寶甲,那個是穿在外頭的,這個卻是穿在裡頭的,活動既便利,尋常刀槍也砍不進去,這兒還有面護心鏡,等出征之時,你可得好生穿戴著,說不準時候就能保你一命了”
潘雲豹道謝收下,認認真真的跟外公舅舅一起學著帶兵打仗之道。謝長德做了多年的兵部尚書,對於從前的大小戰事是無不爛熟於胸,從邊關的天文地理到人文風俗,均給外甥講了個透徹,只恨不得親自陪他上戰場才好。
因為出征之事,許多百姓家裡都有兒男既然出站,家家戶戶都要殺雞買肉,做些好吃的,帶得他們豬肉鋪的生意再一次爆棚。可張蜻蜓根本沒心思管那些個東西,在家忙得天昏地暗,只是抽空過去看一看就回。至於其董少泉和陸真,也一樣各有各的忙。
董少泉和胡浩然胡惜容商議了良久,還是決定讓他去了。所以他們家一樣的忙亂,要收拾東西,要打點行裝,事情多而繁雜。
而陸真,卻與李思靖陷入冷戰。陸真是堅決不同意李思靖去的,可李思靖卻非常想去,身邊又有個唐晟榮支援,天天在家跟陸真理論。
蔣姨娘在一番深思熟慮之後,終於含淚應允了蔣孝才出徵的決定,而在郎府裡,簡直就要吵得翻天覆地了。
郎老夫人這回的態度無比強硬,堅決不放郎世明出征。說實話,郎老王爺也猶豫了,畢竟是唯一的親孫子,上軍營歷練可以,上戰場就太殘酷了。
只是郎世明天天在家裡鬧,走不走得成,還未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