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到底安的什麼心(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也是人之常情。
“我家小叔年紀輕,未諳世事,一時湖塗便接受了吳國舅的‘好意,’以致闖下大禍。雖是罪無可恕,但是否情有可原?”
眾皆點頭。而吳德嗤笑道,“那若是照少夫人這麼說,豈不是所有殺人犯法的人都不用上刑堂了?只要一句情有可原就得以原諒?”
“國舅爺說得好我說過情有可原,可有要諸位大人法外開恩麼?若是真的要求一個法外開恩,我們潘府大可把此事隱下,又為何要幫這些清清白白的學子們討回公道?”
張蜻蜓冷眼看著他,“我家小叔犯了錯,該怎麼罰就怎麼罰,我們潘家絕無二話不過國舅爺,妾身倒是不知,你為何要把試題故意洩露給我家小叔知道,還這麼貼心的替他準備考卷?如果說我家小叔買了考題是可惡,那您這提前洩漏之人豈不是更加可惡?你明知洩露考題是重罪,舞弊被抓更是重罪,可你卻偏偏將此事告知我家小叔,豈不是故意要陷我們潘府於死地?”
你吳德沒想到她一時又將話題引他的身上,而且成功的激起了諸位學子和百姓的同情和不平。
張蜻蜓再次問起一個話題,“國舅爺,我們潘府到底是地方得罪了您,您要這麼樣挖空心思的禍害我們家?此事若不是家裡的長輩察覺得早,等到東窗事發之時,讓我家公公還豈能安心在邊關帶兵打仗?若是氣壞了老人家的身子,一時不慎,誤中了敵人的奸計,不說誤了千萬士兵們的性命,你這不是要禍國殃民麼?”
是啊百姓們跟炸開了鍋似的,議論紛紛。
這樣的毒計,實在是太陰損了。沒聽他說嗎?就給了一人,就是潘大帥家的兒子,這不擺明誘惑人家?要是潘府出了事,連累了邊關,那是多少生靈要塗炭?
我們家就有兒子在邊關呢,聽說上回皇上要召潘大帥回來,結果就吃了敗仗,死了不知道多少人好容易老天開眼,讓金龍現世,潘大帥又回去了,才打贏了這場仗。
聽說邊關的軍隊馬上就要回來了,可這個吳德實在是太可惡了,好容易孩子們要回來過年了,他又搗亂,要是再氣壞了潘大帥,打輸了仗,他是不犯愁,繼續在天子底下吃香的喝辣的,可憐的是我們這些老百姓家的孩子
就是就是,這個吳德,平日裡仗著國舅的身份,在京裡就是橫行霸道的,原以為訛點錢財就算了,沒想到居然這麼壞。
你們看看,禍害潘大帥一家不說,連讀書人的功名都不放過,咱們尋常百姓家供一個秀才是多不容易?就指望科舉考試能金榜提名有出息,可他呢,收了錢就賣考題,這豈不是絕了咱們窮人家孩子們的出路?
這樣的人,還偏他是皇親國戚,這些官兒們審了這麼久,事都清清楚楚了,除了那不痛不癢的**掌,連個板子也不敢打。這不就是畏懼著皇上麼?
可今兒要是不處置這個吳德,這是天理都難容了
真真假假的話,在人群之中爆發性的傳播開來。百姓們越說越憤怒,越說越大聲,到最後,也不知是誰領的頭,在人群之中高聲吼了一句,“嚴懲吳國舅還天下一個公道”
“對嚴懲吳國舅還天下一個公道”
法不責眾。
百姓們充分利用了這一點,一浪高過一浪的呼聲,如洶湧的潮水,沸騰著向刑堂之中施展威壓。
張蜻蜓斜眼睨著額頭已經開始冒汗的吳德,這就是多行不義必自斃。
“一群無知刁民,你們這是要造反麼?全給我關起來,關起來”終於,再也沉不住氣的吳德在公堂之上咆哮,青筋爆起,儀態盡失。
這下可怎麼辦?連施懷仁也有些拿不定主意了,瞅一眼旁邊左右二位侍郎,都別再裝聾作啞了,得趕緊拿出個辦法來呀要不真等到民情激憤,衝擊公堂,那可就要釀成大禍了。
一片震耳欲聾的喧鬧聲中,沒有人注意到,有一支軍隊已經踏著整齊的步伐,高高舉著旌旗,風塵僕僕的進入了京城。
而此時,皇宮裡的皇上終於做出一個艱難的決定,“傳朕口諭,即刻讓皇太孫殿下帶著聖旨去刑部大堂”
有些人,留意到了進城的軍隊有些不同於尋常巡視的官兵,可是更多的人,還是聚集在刑部公堂前義憤填膺。直到這樣一支隊伍要從他們刑部門前穿行時,才似是“偶然”發現了彼此的存在。
“前面這是出了事?”一個溫和而沉靜的年輕將軍在馬上問。
旁邊立即有人湊上來,擠了擠眼,“是吳國舅和潘家的二少夫人在打官司。”
“是麼?那咱們也去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吧。”一個年輕的小婦人掀開了車簾,依舊蒼白瘦弱的臉上卻滿溢著幸福和安定,望著身邊的男子。
男子攜著她的手,微笑著點了點頭。
有人立即朗聲通報,“太祖嫡孫李思及夫人想問問此處到底發生了事情,請問諸位鄉親,可以行個方便嗎?”無錯不跳字。
天
所有的百姓震驚了,這就是那個傳說中的金龍?他回來了聚集的人群迅速如潮水般湧向兩旁,露出中間的坦蕩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