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美人贈我一顆桃(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233章 美人贈我一顆桃
“你說誰野丫頭?”那錦衣女子性如烈火,瞬間就怒了。
張蜻蜓才不怕,“誰不講理,我說的是就是誰”
“你好大的膽子”那女子纖手一揚,一條烏黑油亮的長鞭已經從她袖中飛出,如靈動的長蛇,悄無聲息的就向張蜻蜓的腰間捲去。
祝心辰也是使鞭的,當下就變了顏色。
若是使鞭,想要揮舞得呼呼風起並不難,難的是這麼靜悄悄的出手,讓人防不勝防。非有相當的功力,是絕達不到這種境地的。而那女子並不是劈頭蓋臉的對著張蜻蜓揮去,只是衝著她的腰來,想來只想小小的教訓她一下,並沒有特別傷害的意思。
可是她看得出來,並不代表別人看得出來。眾人驚呼一聲,張蜻蜓還沒來得及反應,夏仲和董少泉等人已經前仆後繼的往張蜻蜓面前擋去。
“施主,請息怒”了緣和尚忽地一聲大吼,震得眾人心神一凜,盡數呆在了原地。只覺眼前一花,也看不清他是如何出的手,就見原本離他甚遠的鞭梢已經如柔軟的布條般被他抓在手中。
輕鬆甩了回去,大和尚望那錦衣女子依舊笑得和善,“佛門清靜之地,還是不要妄動干戈的好。”
那女子倒也不是蠻橫無禮之人,只是生平最煩與人作口舌爭執。偏偏她此刻心中有件大事,一定要求神拜佛才得心安,而張蜻蜓又咄咄逼人,毫不相讓,這才急躁的作此舉動。
見了緣和尚指責,頓時警醒,暗悔自己莽撞,躬身深施了一禮,“對不起是小女子冒犯了,請大師責罰。”
了緣呵呵一笑,“姑娘沒有冒犯我,倒是有些對不起這位少夫人了。就算是言語上有些爭執,但動手總是不對的。”他頗不贊成的搖了搖頭,“武力可不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
那女子深吸了口氣,走到張蜻蜓面前盈盈下拜,“夫人,真是抱歉,因為小女子心中有事,所以急著參拜,一時來不及分解,故此才衝動傷人,還請夫人勿怪。”
呃……她這一賠罪,倒讓張蜻蜓有幾分不好意思了。她生平就是吃軟不吃硬的人,想想自己剛才話也說得夠嗆,怨不得人家生氣。
正想伸手將她扶起,再好生商量一番,那女子卻沉聲吩咐,“管家,去取明珠一斛,寶石十二顆,奉與這位夫人,以作我的賠罪之禮。”
這可不行。張蜻蜓當即搖頭,“姑娘,你起來吧。剛才我也有不對,此事咱們一筆勾銷,不必再說了。”
“不”那女子仍是不肯起身,語氣中帶了幾分哀求之意,“夫人,我真的是有事,想上今日的頭一柱香,求求您,成全我這個心願成麼?”
她說著話,那管家已經取來了明珠和寶石,當著眾人的面開啟,就見珍珠粒粒都有龍眼大小,那寶石也是赤橙藍綠,個個均有鴿卵大小,水頭極好,在陽光下閃耀奪目,想來非是凡品。看得董少泉微訝了一聲,這樣好的寶石,分明和從前爹爹做皇商之時,從西戎販來的類似,難道這姑娘,竟是來自那個地方麼?
本來見這女子態度誠懇,語氣哀婉,張蜻蜓已經有了三分允意,本說要跟大夥兒商量商量,再看能否給她行個方便。不料看見這些珠光寶氣,她頓時拒絕了,還略有幾分生氣,“姑娘,你把我當成人了?你若是有難事,要我成全,我沒二話。可是你拿這些東西出來做?就衝你這些東西,我就斷然不能答應你你起來吧,咱們還是依著先來後到的規矩,該怎麼辦,由這兒的大師說了算”
那姑娘沒想到弄巧成拙,一時僵在那裡,不知如何是好,還是那位管家上前將她扶起,在她耳邊低低說了幾句,才讓她咬牙狠心的退到一旁,再不作聲。
了緣大師想了一想,問了兩邊一句,“你們是否一定都要今日上香?”
如果有人肯讓一步,換到明天的話,今日的紛爭便不會有了。
那管家焦急的目光看了看張蜻蜓他們,“大師也知道,我們是昨晚三更才趕至,朝拜完之後,須得立刻動身離開,實在是隻有今日了。”
張蜻蜓他們也不能久留,邊關戰事瞬息萬變,誰願意在這兒磨磨蹭蹭?“實在是抱歉,我們不遠千里而來,只為在此上一柱香,完一個心願。”
錦衣女子在後面低低嘆息,比梨花還要白皙三分的俏臉上寫滿了失落。她仰望蒼天,忽地就在觀音閣外跪了下來,極虔誠的雙手合十,高舉過頭頂,爾後深深拜下,默默的祈禱。
張蜻蜓看得有些不忍,轉頭低聲與眾人商議,“不過是先後的問題,讓她去吧菩薩若是有靈,也會保佑我們的。”
董少泉是首先響應她的,其餘幾人相互交換了一下眼色,臉上也都露出了寬容的笑意,祝心辰頑皮一笑,“二嫂,煩你去也讓她見識一下,咱們南康人的風骨”
張蜻蜓得了大家的首肯,昂首挺胸的上前,“姑娘,你既然著急,就先進去參拜吧,我們讓你就是”
那姑娘不可置信的轉過頭來,“你們……打算留到明天了?”
張蜻蜓搖了搖頭,“我們也是今天走,不過看你著急,就讓你上第一柱香了。快進去吧,抓緊點,我們還等著呢”
那女子驚喜交加,“你們,真的肯讓我?”
“哪來這麼多費話讓你去你就去,不過可千萬別拿那些金銀珠寶來汙了我們的眼我們願意讓你,並不圖你的回報。只是讓你知道,謙虛禮讓是我們南康人人都有的美德。不過那是在我們看對眼的人面前,你要是一開始就好好說話,也不至於鬧到現在了。”
張蜻蜓當然不肯吃虧,給了旁人好處,自然是要在口頭上討一番便宜的。
那錦衣女子倒也爽朗,不以為忤,只一句話,“多謝夫人成全”
然後就安排自家的家丁進行祈福事宜,那了緣和尚見一場干戈化為玉帛,對著張蜻蜓等人頷首微笑,“忍一言,息一怒,饒一著,退一步,便是百福之源,百善之根了。與人開方便之門,又何嘗不是於已開方便之門?施主們請隨小徒去偏殿歇息,待貧僧為你們念一段經書靜一靜心,過會兒前來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