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權衡(第2/3頁)
章節報錯
況且今日把自己送到潘雲祺這兒來了,張蜻蜓還怕日後她的賣身契給人拿捏,當著人面把賣身契送去給潘府管家銷掉,實在是去了蘭心一塊極大的心病。
張蜻蜓雖收了潘雲祺五百兩銀子,卻又私下賞了蘭心五十兩,說是給她添妝,要她自己收著慢慢使費。這個出手可真大方,蘭心一掂量,潘雲祺曾經送過她那麼些個小東小西,捆在一塊兒還不值這個數。
經過昨日之事,蘭心也多少瞧明白了一些道理,不會再幹傻事。所以潘雲祺問了半天,也不知道張蜻蜓在這幕後早已留了一手,只道張蜻蜓不過如此了,便放下了不少心。
張蜻蜓忙完了家裡的事,下午還是去了鋪子。
趙嬤嬤今兒走的時候,除了再三囑咐她要好生的幫著盧月荷,照顧她的身孕,還給她私下帶了個話,“四月初六是小姐的生日,二少奶奶到時記得來玩。咱家的規矩,不興給年輕人大過,怕折了福壽,也不必帶好東西了,不過是些閨閣之物便可,只是一定要到啊”
張蜻蜓笑著點頭記下,親送她出去了。
回頭去瞧大嫂,把蘭心之事一說,盧月荷淡然一笑,“才五百兩,也算是便宜他了。此事暫且作罷,休要再提。等著公公和相公回來,他們必然還有諸多法子抵賴。咱們有這一紙證詞在手,是非公道自在人心。”
張蜻蜓點頭記下,她可不相信邪能勝正,況且公公也不是個糊塗之人,怎麼可能相信小謝夫人的一面之辭?
只是心中未免有些嘆息,要說大道理,張蜻蜓是懂得不多。可她也知道,家和萬事興。小謝夫人做出這些事情,難怪就不怕公公知道之後,勃然大怒?
她也知道後母難當,小謝夫人是潘雲祺的親生母親,偏心一些可以理解,可你身為長輩,卻這麼樣的設計陷害元配留下來的孩子,這樣也未免太過分了。
可能是因為從前子女年紀還小,矛盾沒那麼明顯,現在隨著日漸長大,人心就變得越來越貪婪,越來越難以滿足,這樣下去,終將害人害已。關於這一點,張蜻蜓毫不懷疑。
家中這場風波平息後的兩日,朝堂之上,開始出現新的一輪震盪。
果然不出章致辭謝尚賢等人的所料,因為潘茂廣的軍功,朝中開始有人提出,是否應該召潘帥回來了?
當然這理由是光冕堂皇的,舉出一大堆的理由,說潘大元帥如何的為國盡忠,多次為國家出生入死,身負重傷,現在平定了局面,實在不宜讓他再在前線征戰云云。
漂亮話說得那麼多,其實私底下的意思明眼人都明白,就是覺得潘茂廣軍功太過了,若是照這麼發展下去,實在是容易尾大不掉,反而讓皇上難以控制。
這個道理皇上不明白嗎?其實他心裡才是最清楚的,只是他用人的時候不能說,用完了人,取得效果的時候就更不能說了。
說實在的,對於潘茂廣的去留問題,現在的皇上也頗為頭疼。
他不是懷疑潘茂廣的忠心,更不會相信潘雲龍的軍功有造假之嫌。畢竟那是真刀真槍的戰場,隨時都有可能喪命的戰場,沒有一個父親,會為了所謂的軍功,拿自己兒子的性命去開玩笑。
潘茂廣如果那麼做了,那麼他就絕不可能坐上今天這個位置。但是父子倆同樣在前線取得這麼好的戰績,確實也有些功過蓋主的意思了。
皇上是知道自己身子骨的,已經是強弩之末了。他在世的時候,還可以鎮得住局面,但他要是萬一過世了呢?太子就算是繼承了皇位,他那個孱弱的身體,多少年來甚少有機會結交群臣,威信不足,又怎能頂得住?
至於皇太孫,雖是少年機敏,但畢竟太過年幼,若是他一旦登基,必須任命輔政大臣,或是讓後宮垂簾聽政,不論哪一條,都是極容易埋下動盪的禍根。
況且,朝中值得擔心的並不止潘茂廣一人,還有分散在各地的諸路藩王,那些同樣流著天家血脈的土皇帝們才更值得擔心。
所以宮中的人都知道,皇上這些天的心情,非常不好。
這日下朝過後,因朝堂之上,又有人因為要不要徵召潘茂廣回來起了爭執,皇上覺得甚是心煩意亂,沒有回御書房,而是信步到御花園裡走走。
他正猶豫不決的皺眉想著心事,卻聽到不遠處的八角亭內傳來一陣陣的笑語喧譁,還隱有絲竹之聲,頓時眉頭一緊,現在邊關正在交戰,宮中這是何人還敢在光天化日之下玩耍嬉戲?
正待出言呵斥,旁邊大太監搶先一步回了話,“回萬歲爺,因前些天敬安太妃病了,這兩日才好,吳國舅特意請了幾個戲子過來表演,逗太妃高興高興。”
哦,皇上聽了這才作罷。他的生母早逝,對於宮中餘下的幾位太妃都極為尊敬,尤其這位敬安太妃,是皇上生母的小妹,也是皇上的姨母,當年為了家族的地位,協助姐姐照顧皇上,以韶華之齡,嫁給大她三十多歲的先皇,子嗣也沒留下,完全視皇上為已出,皇上對她是格外尊敬的。
所以一聽如此,頓時氣就消了。臉上還帶了幾分笑意,“那朕也過去看看。”
到了八角亭,卻見亭中一面搭個小戲臺,正在演一出提線木偶戲,演的卻是南康國前朝皇帝開國平天下的戲。
這些戲文,都是官方基本認可的內容,又加了些民間修飾,不僅熱鬧,還很激勵人心,是宮廷裡常演不衰的戲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