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張記豬肉鋪 [3合1,含粉紅100加更](第2/4頁)
章節報錯
出去跟來人回了話,章泰寧聽了,便決定獨自造訪,只有他們男人在,說話也容易些。
這趟來,還當真有不小的收穫。潘雲豹念著是姻親關係,提醒他好生用功,參加來年的大比。章泰寧是多麼精明的人物?當下套一套話,也就猜出個七七八八了。
回頭跟章致知再一商量,都覺得現在這局勢,跟潘府走動得更緊密些可比只抱著鄺家這一棵歪脖子老樹要強得多。於是從年下的節禮,到平時的交往,父子倆可就把這個三女兒提到首要位置來了。
章泰寧還很熱心的提起一事,“聽說潘老爺讓三妹妹自己當家過日子,她現跟人合夥,剛在城東開了個豬肉鋪子,這是她初次在婆家做事,咱們身為孃家人,可一定得幫襯著。”
這還有何話說?章致知本就對這知疼著熱,又懂事體貼的三女兒越來越有好感,立即叫來管家,“以後家裡的豬肉全去三姑奶奶那兒買,多買一點三姑奶奶臉皮薄,這樣的事情都沒跟咱們說,肯定是不好意思。你可記得找個面生的人去,不許讓人瞧出來底細,知道麼?”
管家應了去了,到城東一瞧,果然新開張了一張豬肉鋪子,卻不是姓潘,也不是姓董,更不是姓李,卻是個斗大的“張”字迎風招展。
沒錯,就是張記豬肉鋪
張大姑娘瞅著心裡那個得意呀別人都以為她是諧音章字,所以才堅持要用張字做招牌,誰曾想,她是用回本姓了呢?
董少泉覺得挺好,還替張蜻蜓擺了一通道理出來,“張是百家姓的頭一位,咱們要做天下第一的豬肉鋪子,自然用這個姓是最大氣的。又常見又好記,外人也瞧不出所以然來。甚好,甚好”
於是張蜻蜓聽得心裡就更美了三分。
這頭一天營業,董少泉還特意請了一隊鼓樂手來,吹吹打打,跟辦喜事似的,弄得很是熱鬧,吸引了不少的人氣。
而一直讓張蜻蜓擔心的立秋和立冬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往門口一站,做起了哼哈二將,專司迎賓之職。只是有些忸忸怩怩,放不開手腳。但這麼鮮嫩水靈的小丫頭往門前一站,到底還是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一早來買菜的人覺得稀奇,人家賣豬肉都是在外頭支個攤就完了,可是這裡卻弄在正正經經的鋪子裡,會不會很貴?這是大夥兒的頭一個念頭,所以圍觀的人雖多,但是實際上進來的人卻是沒有。
張蜻蜓一看這樣可不行,當下就要把豬肉拖出來賣。
可董少泉說不用,他今兒也親自扮作了夥計模樣,讓人割了一塊半斤左右的後腿肉用幹荷葉託在手中,大大方方往門口一站,開始吆喝,“新鋪開張,價錢優惠,無論買,只要買夠二十文錢便送豬板油一兩,明碼實價,童叟無欺走過路過,切莫錯過”
一個便宜三個愛,聽他這麼一說,當下許多人都動了心,“是不是真的?”
董少泉呵呵一笑,“不真不要錢誰是頭一個買夠二十文的顧客,我手中這塊豬肉就免費送給他了”
哎喲聽他這麼一說,百姓們頓時搶著往裡衝。二十文不過是一斤好豬肉的價錢,若是花上二十文還能換他手上這一塊價值十文的豬肉,實在是太划算了
因不知生意如何,所以一開始便只殺了一頭豬,切分成幾大塊擺在案板上。
張蜻蜓見董少泉把顧客吸引進來了,立即披掛上陣。她不方便親自露面,便在簾子後頭吆喝,“這麼新鮮的豬肉,開業頭三天,每斤一律比外頭便宜一文錢何況咱們還送豬油,買得多送得多大夥兒趕年下要醃肉灌腸炒菜的,可千萬不要錯過,優惠可就這頭三天,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這個店了”
有她在裡頭這麼聲情並茂的鼓動著,顧客的熱情更加高漲,此時就顯出那些家丁們手腳不夠利落了。
張蜻蜓急得不行,乾脆拿了塊手絹繫於面上,只露出一雙眼睛,親自出來操刀。
有她動手,整個速度就快了不少,象賴大嫂,巧雲和白亮媳婦等幾人也頗為能幹,很快就應付完了第一撥潮水般湧來的顧客。
陸真一瞧這個架式,趕緊讓李思靖組織人去殺第二頭豬,又讓綠枝跟她一起做好記錄,誰手上賣了多少東西,收多少錢都要記得清清楚楚,免得到時讓人渾水摸魚。
一早上就這麼熱熱鬧鬧的過去了,董少泉還特意在人走的時候吆喝一嗓子,“我們這小店可是一直賣到下午酉時為止,大夥兒回家也跟左鄰右舍說說,若是缺,少,記得再來啊”
等著早上這一撥的生意做完,張蜻蜓已經是渾身大汗了,董少泉的嗓子也啞了。幾個主力軍都累得不輕,可是反觀徐貴林權江瑞,還有潘雲豹那兩個嬤嬤等人,卻是神色如常,十分的悠閒自得。
張蜻蜓喝了口茶,好容易喘過氣來,瞧著他們那樣,大為光火。
董少泉性子比她可好多了,眼珠子一轉,生出一條妙計,當下就把豬肉一分,白亮媳婦和巧雲分一塊,給徐貴跟他媳婦也一塊,這樣分成幾堆之後,“隨你們自己賣,要算賬收錢都在公共那兒,你們做成一筆就記一筆,以後你們的工錢就按著這個來抽成,賣得多便賺得多。上不封頂,下不保底。有本事賺的,哪怕你一天一兩銀子也是給的”
張蜻蜓補了一句,“若是實在不中用,那就連飯都不要想吃了。”
這樣一來,大家的積極性都高了。就連後頭殺豬和門口吆喝的,以及象綠枝這樣算賬的,也是按一天的收入來提成,只是按貢獻大小區分不同的價碼。
總之張蜻蜓就一句話,“我吃肉你們跟著我吃肉,我喝湯你們跟著我喝湯。我不會剋薄你們,你們卻也不能偷懶。要不然大夥兒一拍兩散,就不要在我這兒混了”
這話說得實在,江瑞想了想,就問,“三姑奶奶,那咱們真是一日一結賬麼?”
“是”張蜻蜓斬釘截鐵答應他們,“當晚做完,次日一早結賬,晚上總要給我個算賬的時間對不?概不賒欠”
有了這個表態,所有人的積極性都提高了。再進來的顧客都搶著招呼,自己攤子上賣出去的每一塊肉都是錢啊那態度不用說,都好得不得了。
張蜻蜓只交待他們一句,“隨你們怎麼拉攏,但絕不可相互拆臺。”就由著他們自己弄去了。
本以為頭一天開張,鄉親們也不會習慣下午來買豬肉,孰料過了午睡的點,還真有人來了,而且一來張口要得就是幾十斤的大數目。生意好,張蜻蜓當然開心,不過卻也覺得奇怪,他們這都哪兒來的?
董少泉也是莫名其妙,問他們也不肯說,只說是家裡要用,哪一家卻也不作聲了。因為不願打著帥府的招牌,所以他們這鋪子開得很是低調,連潘雲豹他們都不讓來捧場,也不讓他們張揚,那這都是誰家派來的?
張蜻蜓稀裡糊塗的把生意做了,再晚些時候,又有些零星的百姓過來買豬肉了。他們許多是早上來過的左鄰右舍,聽說這兒東西便宜,就趕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