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的人,哪怕是蕭恕,蕭愁那樣的大草包,都感覺到了這計謀的可怕,

真真正正的殺人誅心啊!

“趕快,趕快讓家裡人捐款,”這幾乎就是最好的揚名方式了!

然並卵,這群武將家裡,一個個都不善於經營,白銀萬兩,可不是誰想拿就拿的出來的!

蕭愁,蕭恕兩兄弟趕快飛鴿傳書,讓爺爺一定要捐款,多多益善!

這可是蕭家成為望族,最後的機會了,這個妹夫,沒想到居然這麼聰明,

那運籌帷幄的水平,可以說,趕超管仲樂毅不在話下!

第二天,風和日麗,

蕭瑀為災民捐贈的一萬兩白銀到了,

柴昆哈哈大笑,雙手抱拳道:“晉王殿下,您應該為蕭瑀揚名,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宰相蕭瑀這一萬兩白銀,必定帶來大唐百姓的捐款風潮,可救數萬百姓!”

“如此甚好,孤王這就親自上書父皇,此次賑濟災民,蕭瑀宰相,當為首功!”晉王殿下也知道了蕭瑀把親孫女送給柴昆當妾的故事。

抬頭看了眼鹹魚一般躺在躺椅上的柴昆,

一身白色儒袍,很是隨意的打扮,給晉王李治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烙印,

他心想,只有這樣運籌帷幄的大賢才能做到吧?

手書中一定要提及柴昆,沒有他的計謀,

這一次賑濟災民,一定會兇險萬分!

李世民看到晉王殿下的手書,

在大興殿哈哈大笑:“賞宰相蕭瑀,大賢之士牌匾,張貼昭告全國其賑災之功績,讓天下士子學習瞻仰!”

幾乎是李世民的一句話,就把蕭瑀的捐贈提高到了一個所有人都無法企及的高度!

是的,大唐需要抬出一個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成為百姓心中的信仰,而此時此刻,蕭瑀怒捐白銀萬兩的做法,直接就被立了典型!

“什麼?晉王李治要把咱們清河崔氏捐款紋銀一百兩的事,刻在臥牛山的功德碑上?這哪裡是讓子孫萬代敬仰賢名啊,這完全是要把清河崔氏永遠的刻在那個恥辱柱上。”

“快,趁災民還沒過來,快點捐款,白銀一萬兩,打著清河崔氏的名號,敲鑼打鼓的送到臥牛山,快去!”

同樣的事情還發生在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的身上

一時間,大唐有名計程車族門閥,可以說都在大張旗鼓的捐款,源源不斷的白銀,被成車的送到臥牛山。

直到此時,大家方才知道,那些士族大閥,到底掌握著大唐,多少的財產!

臥牛山的功德碑最終掛了出來。

幾乎所有士族的大名都被刻了上去,

這樣讓拿著士族大閥,無一不覺得這個柴昆,會來事!

大家預想到的災民潮來了,

晉王殿下帶來的超級二代天團,

整齊有序的給宰民施粥發米。

源源不斷的災民,被分成一個個百人團體,每個團體又被推薦出一個領導,

這些人,都被柴昆直接領導。

“都定居在臥牛山吧!”

“大家一起開荒,一起建屋,一起給老婆孩子一個溫暖的家!”

“在這裡,只有家人,沒有災民!”

“加入我們,有酒喝,有肉吃!”

隨著柴昆的話收完,

災民裡發出驚人的歡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