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模子(第1/2頁)
章節報錯
四皇子的生辰是六月十六。
這時候的人怎麼算年歲的潮生一直有點兒糊塗。按現代人的演算法,虛歲通常比周歲大一歲,鮮少有人虛兩歲的。可是這個時候的人虛三歲也很正常,實在讓她捉摸不透。
不過看四皇子沉穩而從容的氣度,別說他十五,就是現代二十五的青年也未必有這麼成熟。
不免要嘆一聲,古人都是早熟的。
象潮生她們,小小年紀要進宮。即使不進宮,貧苦人家的孩子,打小也會做各種活計:割草,,提水,放羊,餵豬,拾柴,燒火,煮飯,下地做些簡單的農活。女孩子從小就學紗線,織布,繡花,好掙錢養家。大約剛過十歲,甚至不到這個歲數就開始尋婚問嫁,那速度快的,三十出頭就當上爺爺奶奶了……
當然,這時候也沒有太長壽的人,即使有,也不多見。許多人才不過四五十歲就老得不成樣子,被生活折磨得象現代七八十歲的人一樣。
也許過早成熟必然帶來過早的衰老。
潮生在華葉居的處境……說起來有點尷尬。
倒很象以前歲暮的那種情形,名份沒有,待遇不少。
乾的是中等的活兒,領的是最低一等的月俸,但是其他的待遇,比如吃食、衣服什麼的,春墨和秋硯又沒虧過她,都按中等偏上的照應著。
潮生有時候想想,真覺得好笑。
人生總是在進退上下之間徘徊。
離四皇子生辰還有幾天的時候,華葉居的人就比平時加倍忙碌了。各處都要仔細打掃,連樑上的灰也都趁空掃了個乾淨。花木是每天都照應的,秋硯親自看著小宮女,象照顧屋裡花盆裡的花草一樣,挨個用布把葉子抹淨。
上面的一層浮灰抹掉了,頓時綠意顯得又濃又翠,花朵也彷彿更精神了。
青磚地下掃得一點兒土都沒有,帳幔也換了兩處,本來春墨還打算把窗紗也換了,秋硯把她勸住了。
“你就別折騰人了,沒看潮生她們都累得不行了嗎?再說,這窗紗也是入夏時換的,並不算舊,顏色也鮮亮著呢。你現在要換,一來折騰人,二來糟蹋東西——不是我說你,就算皇上過萬壽節,也沒有要把各處的窗紙窗紗全換新的。你讓旁人知道了怎麼想?”
她說的有理,春墨也點了頭,不過還是有些不甘心:“那怎麼能比呢,皇上說簡樸為主,要把宮裡全換了自然不行,咱們這才幾處……光換主屋的費不了多少事……”
話是這樣說,不過到底沒再折騰著眾人換窗紗。
換窗紗潮生知道,那可是個大工程。先將舊的揭下,清理窗框窗欞。新窗紗裁好滌挺了,仔細的糊上去。糊快了怕不平,糊慢了膠漿會幹。一個人絕對幹不了,得兩三個人齊上陣。再說華葉居主屋有長窗,窗子越大越不易糊得平整。入夏時換過窗紗,那一次是匠作監的人來做的,有梯子有刷子各樣工具都稱手,人還是熟手,也糊了快整整一天呢!要指望她們華葉居這點人自己幹,得幹到哪年去喲!
說起來,雖然春墨是老大,而且還直接帶著管著潮生,可是秋硯倒是更得人心一點,連潮生也覺得她豁達大氣,春墨固然比她手巧,比她溫柔……可是日子長了,誰心裡都有一稈秤的,自然分得輕好歹。
也許正因為秋硯心中無私吧,所以不象春墨那樣,既一心求好,又瞻前顧後。
人總是不能面面俱到的。
秋硯打發潮生去松濤居取東西,這還是頭一遭。
潮生點頭說:“不知是取什麼東西?”
“你去找松濤閣宋嬋,讓她把上次借的點心模子還來。當時說只借三五天,後來事情一多我也沒顧上討。現在咱們可要用了,不等她送了,你去拿回來吧。”
“是什麼樣的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