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麼說,現在餓死的人已經是越來越少了。

夏雲桐名下也有莊子,今年自然是豐收了。

她試驗種植的藥材有的是兩年生,有的是當年就能收穫。

而兩年生的長勢不錯,再過兩個月,也就是落雪之前就可以收穫了。

她就讓莊子裡的管事將他們種植這些藥材的經驗寫成冊子,她將這冊子交給了攝政王,攝政王又轉交給瞭如今農工一把抓的鏡山王。

沈棲之所以讓鏡山王擔任這個大司官,自然有他的用意。

這人在商貿上自有他一套獨特的心得,不利用起來實在可惜。

至於農業這一塊,自然有專門的人去管理。

而卷寫這個冊子的管事,還有他手下的佃戶得到了朝廷給的獎勵。

獎勵很實在,五十兩銀子一位。

因為這不是一個人寫的。

一共是十個人。

而這筆銀子對於佃戶和管事來講,真是天上掉餡餅,這在以前是從來沒有過的。

朝廷想要的東西什麼時候會給銀子呢?

不搶的你家破人亡都是好的。

所以,想要回報,簡直是開玩笑一樣。

等冊子交上去之後,他們也理所應當的認為什麼都沒有。

但也沒有怨言,因為已經習慣了。

況且他們對於郡主的莊子非常喜歡,各方面待遇好,在這裡幹活之後,不但吃得飽了家裡的孩子只要是願意讀書都能送上學堂。

郡主在莊子附近開了學堂,然後又和京城裡的大繡坊聯絡。

女孩子們天生體力與男人差了很多,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兒。

然後莊子裡大管事,在夏雲桐的授意之下,與大繡坊簽訂了協議,拿了一批繡活給這些店鋪的媳婦和女兒們。

只要是會刺繡的都可以接。

價格也非常公道。

常年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不過夏雲桐為了避免有的家庭,想要多賺銀子而逼迫女眷,沒白沒黑的繡東西,所以,繡活也是定時定量。

也就是說,你想多繡也沒那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