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待他們的是一箇中年官員,面容肅穆眼神也非常犀利,一看就是一個做事嚴謹慎重的人。

當這個官員聽說毛豆是杜御史最小的兒子的時候,眼底裡閃過一抹複雜。

想來這個官員也是認識杜御史的。

只不過認識歸認識,該走的流程也必須要走。

這的確是他上任以來的第一個狀子,而且還是死的最不值得的杜御史。

御史本就是天子耳目,負責監察百官,並且對犯錯誤的官員進行彈劾。

站在這個位置的,都是坦坦蕩蕩,光明磊落,剛直不阿之人。

並且對於皇權都有監察的權利,也就是說真要是行使起來,都可以去彈劾皇帝。

如果皇帝不聽勸諫,御史在金鑾殿甚至可以進行死諫。

那樣的話他也是會清史留名的。

就算是死了,也是乾乾淨淨的。

哪像是杜御史,死的真是窩囊。

這個狀子孫督察接了下來。

有些話就是想問,也不是現在這個時候。

他在做督查之前。還是一個縣城的縣令,在那上面已經做了二十年了。

後來不得不回京述職,可是因為他不想去打點,又得罪了藍家,於是在京城待了幾個月之後,就索性帶著家眷回了老家。

卻沒想到一道聖旨將他招了回來。

對於他來講,這是連升三級,所以他一定不負皇恩,將這些年來的冤案,一件件的都去平反昭雪。

毛豆站在了督察院的大門口。

回頭看了一眼,小手緊緊的攥成了拳頭。

夏雲桐則是忽然想起了她接到的那個五爺的帖子,竟不知道五爺是一個耳目這麼靈通的人。

看來真的不能小看那些流竄在京城大街小巷旮旯衚衕的乞丐們。

發生在朝堂和京城的大事小情,除非特別機密的事兒,否則他們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這五爺當初差點打死毛豆,然後竟被他知道毛豆是被冤死的杜御史家的唯一後人,如今眼看就平反昭雪了。所以這五爺害怕了,想讓夏雲桐在中間求個情。

當初離開京城的時候,那五爺就已經老老實實的了,只不過夏雲桐可沒有那個權利替毛豆做主,讓他單方面的不去計較。

因為當時情況特殊,她們在京城沒有根基和勢力,只有算是合作關係的柳大夫,未必能護得住毛豆,將五爺惹急了,那是什麼事都能做出來的。

但現在不同了,毛豆也可以報仇了。

而且對於這個帖子,她不能置之不理。

離開督察院大門口有一段距離了,夏雲桐就和毛豆說起了這件事兒,並且將那封信交給了毛豆看,隨後說道:“那個乞丐頭頭是個能屈能伸的,但也是個心狠手辣的,你看是現在了結還是過段時間?”

毛豆看完這封信之後,又將它放回到信封裡,遞給了夏雲桐。

當時是恨五爺的,可如果五爺不是差點將他打死,他也不會認下師父,走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