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雅月餅明顯和他們做的不一樣,還比他們尋常見到的月餅更熱銷。

那些人找懂行的品嚐試吃,也不知這關竅究竟出在哪裡,就尋了徐雅說要買方子。

蛋黃,點心鋪子和客商也能自己醃製,可月餅皮以及冰皮月餅的製作,他們就無法自己摸索出方法。

無奈,他們只得找上了徐雅。

徐雅極度缺錢換積分買土豆,故而徐雅就將她自己的月餅法子又賣給了本地點心鋪子和外地以及異域客商。

徐雅當面賣給他們的,價高者得。

買賣協議上徐雅和價高的三方簽訂,本地只在本地賣,外地只在外地賣,異域商人隨便他在京城或者其他地方賣,那就不關徐雅的事情了。

只要異域商人和其他簽訂協議方沒有買賣衝突就好。

為此,她賣出三份月餅方子,獲得三百兩銀子。

為此,系統也只能傻傻看著自己宿主,就這麼輕易賺取銀子而讓它這個外掛閒待著。

過了八月十五,徐雅靠賣月餅方子和月餅,積攢了近五百兩銀子,加上她前頭賣菜方的九十兩銀子,還有飯鋪子、嬰兒車等各項的盈利,這使得她獲得了五十八點三的積分。

徐雅直接用那些積分換得了一斤多的九個土豆,然後將土豆捂出芽後,將那土豆種在了飯鋪子向陽的那面牆下。

因飯鋪子院裡都是磚地,徐雅就在向陽的南面壘砌了一塊花壇,往裡填上土,將帶芽的土豆塊按照手冊上的指導,種了下去。

徐氏問土豆的來歷,徐雅謊稱說來自異域商人。

她還給徐氏看了種田發家手冊上土豆的種植方法。

因她大部分情況下都是在飯鋪子裡活動,故而她才將那點土豆種在了飯鋪子的院裡。

當徐氏看到土豆一畝地畝產一千八百斤時,還不可置信地問徐雅:“雅雅,這上頭說的可是真的?”

徐雅覺得種田發家手冊上資料應是沒錯的,只不過這上頭的畝產應也是換算好了的十六進位制的斤兩。

她雖沒種過地,但她有土豆畝產三千多斤的印象,而不是不到兩千斤。

不過,不管是不到兩千還是三千多斤,土豆種植的產量都還是蠻高的。

“應該是真的,但要種了才知道。”

徐氏再次確認地問徐雅:“土豆可當糧食吃嗎?”

“奶,可以的,饑荒時土豆可當糧食,平時也可做菜。”

徐雅手裡擁有的是什麼重要的東西,徐氏此時才終於意識到了。

她怔然一時後,想到懷璧其罪的道理,忙讓徐雅將有這種田發家手冊的事,除了她,萬不可再告訴旁人。

至此,徐氏照顧那些土豆比徐雅還精心。

幾日前,徐氏和徐雅在縣城和鎮上的交界處,買了個六分大的老院子,也就是近四百平的前後二進院子。

每進院子格局都相同,除了北面的進門處,三面都有房間,都是三間坐北朝南的主屋帶兩面四間偏房還帶廚房以及廁所。第一進院子裡還打了井,用水也很是方便。

這院子連帶過戶總共花去徐雅一百二十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