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流言是非(第2/2頁)
章節報錯
徐氏是個心軟的,加之她也因此而掙著銀子,她便忙道:“無妨,許少奶奶,只是借用名頭,並不要求老身做別的,你就別再說這些客氣話了。”
許錢氏起身,鄭重深福一禮:“總是給您老添了麻煩,若是最終被趙家發現——”
徐氏之前倒是沒想到這一點為難之處,聽到這裡,她不免露出疑慮之色,繼而看向了孫女徐雅,詢問孫女的意思。
不知不覺間,她還是慢慢開始依賴起有主意的徐雅來。
但徐雅這時卻道:“什麼事情都不可能萬無一失,咱就是想賺點錢罷了。為了不至於惹了麻煩,咱就儘量不要讓趙家知道便是了。你們許家參與此事的人也萬不可多了,省得人多嘴雜,露了痕跡。”
許錢氏立時便道:“你祖孫兩個儘管放心,這買賣除了初期用了許家的幾兩銀子開始,運轉什麼的,就我和族裡許二老爺知道並參與。許二老爺進了京,其他人都並不知,也不參與的。想來,如此,趙家人倒是很難注意到這買賣。”
徐氏雖還有疑慮,但徐雅和許錢氏已經將話說到這份上,再想反悔卻也說定了,總之說不做有些遲了,邃她只將擔心放在心裡,只待和孫女家去商量。
在這處小院又耽擱了一時功夫,約好了徐雅明早過來的事情,徐雅一家便離了這裡返家去了。
這祖孫兩個不太會趕車,擔心被有心人看到說給趙家知道,錢豐收不好派小廝送他們一家三口回去,便只得還是讓祖孫兩個上街另外僱了車伕幫忙趕車。
先時候,她們僱的那車伕,在行腳店的時候人家已經離開了。
徐雅一家臨走時,鄭同已經離開了這裡。只是,他給徐氏留了一封信,託了錢豐收親手轉交。
如此,祖孫三人才算了結了這兩日裡手頭的事情,然後她們買了些豬肉準備家去吃後,便踏上了回家的路。
車伕在幫忙趕車,徐雅在旁時而替換下,學著駕驢車。
元寶昨夜裡沒睡好,跟著他們在街上吃了點湯麵,便在車廂裡睡著了。
徐雅一家買的驢車是半封閉的,前頭車簾子因著天熱的緣故,徐氏在路上一直是掀起的。
此時,正好無事,徐氏便抽出鄭同給留的信看起來。
徐氏看完信,看了眼無知無覺的孫女,臉上露出舒展的笑意來。
她是沒想到,鄭同對她這孫女的事情竟然如此熱心。她也沒想到,這事是她那孫女和鄭同早商量好了如何處置了的。
不過,鄭同做到這個地步,徐氏也並非始料未及。
就像鄭同所說的,他幫許文哲家裡乃是應有的朋友之義。
徐氏心道:正因如此,她幫忙了許家,但因許諾的地契一時無法過戶,她卻沒得到應有的回報,故而鄭同因著愧疚之意,所以才這麼幫她和她這孫女的。
但不管怎麼樣,鄭同和她這孫女總是有緣分牽扯的。
驢車比牛車快多了,在路上大概花費了半個時辰左右的時間,徐雅他們回到了村裡。
毛驢溫順,徐雅這一路一直在用心學,故而進了村時,她是在那車伕的照護下,自己有模有樣的駕著自家的驢車趕路的。
那中年車伕還對徐氏笑說道:“大姐,以後您老家的孫女駕著驢車,在路上再跑上兩趟,就不用人照護,可以自己趕車了。”
徐雅高興道:“這也有大叔你的功勞呢,真是謝謝您一路耐心的教導了!”
因多年裡,只村裡里正和駕車的老頭家裡有牛、騾子存在,所以,當徐雅趕著驢車進村時,村口圍坐一堆說話的鄉鄰,他們中不免有人湊上來圍觀熱鬧。
還有的人,躲在一旁指著徐雅或者徐氏,竊竊私語間就是不願上前說話。
看到他們的樣子,徐雅不免想到了那關於自己的掃把星流言。
不管農忙否,農村的一些村口或者村裡正中的大槐樹底下(一般都是大槐樹啦,當然還有別的情報樹組織),總是時常會聚集一些侃大山閒聊天的村民。
總之,他們是整個村乃至四來八鄉的訊息流轉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