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那裡時,徐氏還道:若是許家的地契過戶不了,有她家的小財神時而能掙點錢,也算不錯的了。

但若是因她家裡有些餘財,就答應給徐大石夫婦那近二十兩銀的過戶錢,無論如何她都無法心甘!她不是不能給,而是不願意!憑什麼?

他們不養徐雅也罷了,還想借機謀利,這讓人如何能心甘掏這銀子?

可徐雅過戶的事情總不能一直久拖著吧?

她如何不敢上告徐大石夫婦的緣由,這夫婦二人應也是想到了,所以才拿住了這勁,敢多要銀子的吧?

管事的為徐氏搬了座凳,和她在碼頭上閒聊說話,而徐雅則跟著富商去了船上說話。

到了船上,富商開門見山道:“我看上你這門買賣了,希望你能給我多做些這些能變形的小車。你半個月內,能給我出多少這些小車?還有便是,能變形的,你這裡就只有這小車這一種賞玩的嗎?”

徐雅凝眉想了想,問道:“老爺,為何是半個月內?你這船不是今日就要離開的嗎?”

那富商老爺這時才想起介紹自己,“鄙人姓孟,基本一半個月內還會來到此地,所以才問半個月,你能做多少這種賞玩的小車。”

徐雅忙也介紹自己:“小女姓徐,孟老爺可以稱呼小女徐姑娘。半個月的話,按三天三輛小車做的話,也就出十五輛的小車。但,若您要的多,我也可以安排多做,就是不知您能要多少了?”

說不到兩句話,孟富商就發現徐雅說話很有條理,並非是可以隨意糊弄的孩子。

於是,他便拿出正經態度,和她談買賣。

只聽他問道:“你如何安排?我聽你這話裡意思,給你做這小車的木匠或者其他人並不多,應是隻有一個人,所以你才能一天只做出一輛小車。”

徐雅莞爾一笑,“如何安排,這是小女的事。孟老爺只管說您想要多少這小車,每輛小車要用什麼材質的木頭做,您又能具體出多少銀子買就行?

我這裡除了這變形的小車,倒是還有些關於此的別的買賣。若是孟老爺想要我的主意,我可以給您,但是我需要您拿銀子換!”

孟澤林套不出徐雅的話來,他沒有生氣,反而露齒大笑起來,“真是後生可畏,你難道是經商家裡出來的孩子?你父輩都是做什麼的,讓你這麼精明來著?”

徐雅不好意思地說道:“小女父親曾經也是小買賣人。而小女我倒不是精明,只是覺得買賣還沒談好,就將什麼事情都說給對方聽,這到底是不合適的,也是不好掙來銀子的。”

買賣都還沒談成,就把自己的底漏了,無意於談判還沒談成,就將自己的優缺點暴露出,讓對方藉此得利。這是沒做過買賣的人才會幹的傻事。徐雅反正不幹這事。

而且,她這話也沒說錯,不管是前世還是後世,她兩個父親都曾做過小買賣,算是個小買賣人。

孟澤林以為她謙虛,所以才說自己父母是小買賣人,對此他雖不信但也沒多問。

不一時,他想起她剛才說自己姓徐,他以為自己聽錯,應是姓許。故而,他又想起本地許家,不免多看她幾眼,卻沒問她是否屬於本地許家的人。

其後,他便開始和徐雅正式進入談買賣的流程。他想輕鬆花點小錢做得人家的買賣,看來並不容易,這姑娘在做買賣上是有經驗的。

“你這小車我看得出是樟木做的,若是以此木頭做的話,我希望半個月內你能給我做出百輛來,一輛車我給你三百文的價錢。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