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8 喚醒者(第2/2頁)
章節報錯
“那些傢伙準備怎麼辦?”
周雲說的那些傢伙,伊藤三長知道說的是誰。
“他們準備啟動一個沉睡者。”
周雲不再問了,這些都是機密,不該問的不問,不該說的不說!做自已的事,讓別人去想吧。接下來,兩人不再說與情報工作有關的事,專心吃喝起來。
伊藤三長走時留下了聯絡方法。周雲也給他說,如果有緊急情況,就到江邊上的廣告牌那兒給自已留言。
回到了軍營,周雲感到自已他幸運,如果自已現在在美國,那麼肯定不能準時趕到,與伊藤三長見面。
不要以為伊藤三長會等很久,超過十五分鐘,依然見不到接頭人的話,他肯定得離開。這是規矩。否則,一個接頭人出了事,就會牽涉到另外的一個人的安全。
聽說日本人準備啟動一個沉睡者,周雲便想,他們會用什麼辦法去喚醒呢?
第一種,電臺呼喚。
這種辦法很少,因為沉睡了,他就不可能去接觸電臺,整天守著發報機,這哪是沉睡者?這明明是在職工作者。
還有,沉睡者長時間隱藏,早就不用了電臺,也許他身邊沒有了電臺。你依然用電臺去呼叫他,那是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所以說,這種情況,應該不會用來喚醒沉睡者。
第二種,登報。
這個辦法很有效,很多的組織與個人都使用他。在沉睡者沉睡時,組織上便給了他一個時時注意的命令:當你在某某報上看到了啟事,那麼,就是組織對你的喚醒,需要你重出江湖了。
這個辦法很不安全,看到的人很多,肯定有組織專門有人盯著登報啟事,從中找出一些可疑的啟事,順藤摸瓜。
但是,前題是,你得看的懂啟事,明白啟事的內容才行。不懂的話,明知這啟事有問題,但你也只能幹看,不能幹。
只要密語保密程度高,這個辦法很不錯!
第三種,廣播電臺呼喚。
這個辦法比登報的範圍要窄一些。報紙登出來了,只要你買到了手上,隨時可以看。但廣播電臺的播音,則是在一段時間內,才能聽到這段播音。錯過了,就得等一個小時,或者更長的時間。
如果沉睡者手上沒有收音機,那麼,他就收不到這個呼喚。
這個辦法也是容易被人盯著的。就說軍統吧,就有一個小組,專門聽收音機,從那上面找線索。
但是,這種廣播電臺的播音,不是一般的人能安排的。都是一些大的組織才行。如果在重慶範圍內,一個人對另一個人喚醒的話,那就困難,你怎麼讓播音員將你那“白菜一角三分二,羅卜二角一分七”給你播出?你要是敢上門去要求,對不起!軍統見!
第四種,其他的辦法。
比如廣告牌貼廣告,治小兒夜哭,治淋病等等。
這些的時效性很短。打比方,約好在十八鋪的廣告牌上貼廣告,但不幸的是,在約定後,十八鋪的廣告牌被拆了。那你就永遠不能去被呼醒了。因為沒人來通知你,新的喚醒辦法是什麼?
所以,這樣的辦法,很少組織與個人使用。平時,用這個辦法接頭還行,但不能作為長久的喚醒辦法。
經過分析,周雲將喚醒的方法集中在報紙上。同時,他也讓軍統注意收集廣播電臺的非正常的節目與廣告。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