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月光透過雲層時隱時現,彷彿黑暗中起伏的海浪,不時閃現的燈火一樣。

機艙外似乎是寂靜無光,但是機艙內卻燈光閃爍,浪漫溫馨;機艙內的音樂在每個人的頭頂盤旋著,在滋潤著每個人的耳畔,又在消磨著這漫長的飛行時光。

楊帆看了看旁邊靠在自己肩膀上熟睡的,猶如天使一般模樣的安娜,此時安娜的嘴角不時地閃現出一絲甜美的微笑,好像夢中見到了美麗的富士山,和漫天飛舞的櫻花。。。

楊帆把安娜的小腦袋瓜從自己的肩膀上托起,然後靠在飛機坐椅上,楊帆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暗道:酒有點喝多了,沒想到這幫政權者還真特麼的能喝,楊帆在心裡咒罵著。同時又暗恨總把自己往前推的李瀚文,宴會前明明商量好他敬一杯就走的,沒有想到被一杯接一杯的灌,差點就上不了飛機了。

楊帆朝機艙的服務人員要了杯橙汁,仔細地品味著橙汁入口的那份愜意,陷入了自己的思緒中。。。

今天是清算日,這是自己離家以後渡過的第二個清算日了吧?楊帆心想:第一個是在隔離區裡過的,而第二個竟然是在亞洲大陸的末端的黎優比市過的,而且參會的都是非富即貴的大人物。。。

這一前一後的反差竟然無形中折射出了自己這一年多以來的生活軌跡,大起大落的生活已經讓楊帆經歷了太多的生活艱辛。

楊帆突然想到,自己似乎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如此靜下心來去思考事情了,真是難得的安逸時光啊楊帆心中暗自偷樂道。

“楊先生,大選馬上就要開始了,謝統領希望我們雙方的合作能夠更進一步!”

這個時候,突然想到了宴會上達雕向他敬酒時的情景,楊帆微微一笑,說道:“這個當然,我也希望我們的合作能夠天長地久!”

達雕當然明白楊帆話裡的意思,如果大熊集團以意統領黎優比市政權,不論對大熊集團還是對森帆集團,都是有利的一件事情。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作為達雕一方所代表的大熊集團的利益來說,一開始的時候確實有想把森帆集團當成天狼集團的替身,如果大選成功的話,可以一腳就把楊帆的森帆集團給踢開。

但是楊帆似乎一開始就明白了達雕的意圖似的,在雙方合作的過程中一直佔據著主動,這點讓達雕對楊帆儘管年輕,但是處事遊刃有餘而且老辣的作風而另眼相看。。。

其實關鍵是楊帆下面的能人太多了,文有李瀚文,武將更是多如牛毛,手下的人馬更是一支永遠都不能忽視的力量。

所以,達雕已經漸漸放棄了當初的主張,把森帆集團當成自己政權永遠的後備力量,和源動力,為大熊集團能夠永遠掌權黎優比市而保駕護航。

對於楊帆所代表的森帆集團而言,卻要時刻防範大熊集團的卸磨殺驢意圖,雖然這個詞有點形容不當,但是意思卻反映出了楊帆的一些擔憂。

所以,每次楊帆在和李瀚文溝通雙方合作的時候,始終告戒自己這一方,不要把所有的希望都壓在大熊集團身上,畢竟自己還是一個企業;一個企業的宗旨就是一切以公司的利益最大化為目標。

所以,森帆集團走的是借用大熊集團的勢力,而大力發展自己集團事業的路線,才使得森帆集團在大熊集團的保護下,和天狼聯盟的資助下得以超常規的發展,否則誰能想象,剛剛成立時候才十幾個億的資本,在短短的半年內竟然猛增到五百多個的資產,這也許只有在權勢勾結的情況下才能發生的事情吧?

而也許這種情況只能在黎優比這種“黑金”體制下才能得以發揮出來,這在其它城市和地區簡直是無法想象的事情。。。

楊帆和李瀚文所代表的森帆集團,就是要趁這個時機為公司撈取最大的利益,否則一旦過了這個機會就不會再有了。

楊帆甚至感覺自己有時候像陰謀家一樣,玩弄著權術和金錢,思量著人的貪慾和心理,在金錢和政權之間尋找著自己的平衡點;看著旁邊的安娜,楊帆感覺只有這個時候才能找回一點自己從前的影子。。。

夜已深沉,楊帆卻沒有任何睡意;聽著旁邊安娜不時的夢囈,楊帆突然感覺到自己這一刻是多麼的幸福,儘管不在自己父母的身邊,甚至遠離自己的家鄉和朋友。

但是這一刻的安靜卻足以讓楊帆去珍惜和牢記,想著想著楊帆的眼皮開始沉重起來,不知不覺中他沉沉地睡去。。。

東島,位於太平洋西岸,是一個由東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島嶼。

西隔東海、黃海、朝鮮海峽、東海與曾經的中、朝、韓、俄相望。陸地面積3770平方公里,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4個大島和其它6800多個小島嶼。

領海面積310000平方公里。與俄存在“北方四島”(俄方名為“南千島群島”)領土爭端,與曾經的韓存在竹島(韓方名為“獨島”)領土爭端。

山地和丘陵佔總面積的71%,全島有160多座火山,其中50多座是活火山,為世界上有名的地震區。富士山是全國的最高峰,海拔3776米。

東島的歷史雖不如其它地方那樣時代久遠,但是歷程中同樣充滿了血腥和暴力。公元4世紀中葉,日本出現統一的國家──大和國。

5世紀初,大和國發展到鼎盛時期,勢力曾擴大到朝鮮半島南部。

公元645年發生大化革新,仿照唐朝律令制度,建立起天皇為絕對君主的集權國家體制。公元12世紀末進入由武士階層掌握實權的軍事封建國,史稱“幕府”時期。

19世紀中葉,英、美、俄等國家迫使日本簽訂許多不平等條約,民族矛盾和社會矛盾激化,實行封建鎖國政策的德川幕府統治動搖,具有資本主義改革思想的地方實力派薩摩和長州兩藩,在“尊王攘夷”、“富國強兵”的口號下倒幕。

1868年,革新派實行“明治維新”,廢除封建割據的幕藩體制,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恢復天皇至高無上的統治。

明治維新後,日本資本主義發展迅速,對外逐步走上侵略擴張的道路。

1894年,日本發動甲午戰爭,開始侵略中國。

1904年為了爭奪資源挑起日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