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薛宗儒戰林景何(第2/2頁)
章節報錯
他們為了讓李固能夠及時來到嵩山,在他們得到李固往這邊趕的訊息之時,便已經派出了許多人去迎接李固,儘量將阻礙降到最小。所以無論途中遇到怎樣的情況,李固至少也能夠在明天來到嵩山。
這一切的目標當然是他們能夠將比試拖到第二天。
而他們的這一圖謀,冥府中人自然也心知肚明。在李固出現在四湖城的那一刻,他們便已經得知了這個訊息。因此他們在李固趕往嵩山的途中安排了許多的埋伏,雖然他們很清楚,這些人根本不可能攔住李固,但是卻可以拖延他趕往嵩山的時間。尤其是他們知道李固的身邊跟著一個幾乎不會武功的小姑娘。他們相信李固絕對拋下這個小姑娘,自己一個人趕往嵩山。
雖然沈言並沒有將夏青衣的警告放在心上,但他還是聽從了他的計謀。他將冥府中的覆海劍客排在十人中的第二位,便是為了能夠更快的解決戰鬥。
薛宗儒雖然在冥府中劍術在一人之下,但是他的實力遠比江湖天字榜第四的王慶之高。三年前,王慶之曾經與薛宗儒進行過一場比試,在那場比試中,薛宗儒以一招險勝。然而王慶之卻很清楚,他與薛宗儒並非是只有一招的差距。
對夏青衣來說,薛宗儒排在第二位,便以為著他們能夠在日落之前,將八大派的人全部解決掉。
延慈大師和張清修道長相視一眼,彼此之間都流露出深深的憂慮。
這時崑崙派掌門林景何突然往前踏出一步,對著薛宗儒高聲叫道:“在下崑崙派林景何,特來領教閣下的高招。”
薛宗儒定睛一看,卻見這人的面色黝黑,像是飽經風霜之苦。看起來雖然年紀不大,但面上卻顯出數道皺紋。他穿著一件麻布衣服,腳上也穿著麻布鞋,一條麻布腰帶橫在腰間,看起來像是一個老農。
薛宗儒將長空劍一橫,做出一個請的架勢,高聲喝道:“請!”
林景何手持一柄長劍,使得乃是崑崙派的鎮派武學,崑崙劍法。這套劍法威力高強,但是崑崙派中卻很少有人練習,因為這套劍法需要極高的內力才能催動。所以崑崙派的弟子往往是先修行一些別的劍法,等到自己的內力大成的時候,再去修煉這套崑崙劍法。但是想要練成能夠催動崑崙劍法的內力,卻難之又難。而在整個崑崙派中,能夠修煉崑崙劍法的人也不超過五人,這其中能夠將崑崙劍法練到第九劍的更是僅有一人,這人便是崑崙派的掌門林景何。
崑崙劍法共有一十三招。林景何浸淫其中二十年,也僅僅是練成了第九劍,但是他卻已經是整個崑崙派中的第二人。除了崑崙派的開派祖師,還從來沒有人能夠將崑崙劍法練到第十三劍,而練到第九劍的也只有林景何一個人。
林景何將手中的長劍平舉,往前一衝,便向薛宗儒刺了過去。這一劍乃是崑崙飛雪,劍意平平,是林景何試探木長山的一劍。
薛宗如見林景何將劍刺來,便也舉起手中的覆海劍,往前一探,便將這一招崑崙飛雪擋住。林景何見此便忙變招,將劍勢陡然一轉,由刺變劈,劈向薛宗儒的脖頸之處。薛宗儒見狀,卻忙往後一退,然後將劍一豎,便將林景何的這一劍給擋住。
林景何自己兩招落空,便忙將劍抽回,做出一個防禦的架勢。薛宗儒見狀,卻只是微微一笑。他從林景何的兩招之中,便已看出他的目的。他並非是要求勝,而是想要儘可能的消耗自己。林景何的第一招平平淡淡,幾乎沒有什麼威力,第二招卻十分的凌厲。但是他在使出這兩招後,並沒有繼續向前突進,反而做出防禦的招式,便可以瞧出他的心思。
薛宗儒不禁對林景何生出鄙夷之心。江湖武鬥,若是心中依然存了不勝的念頭,那麼他便已經落到了下成。江湖中人就應該無所畏懼,勇往直前,哪怕粉身碎骨,也要擊敗對方。但是林景何卻沒有這樣的心思,當然也並不能對林景何進行求全責備,畢竟對於八大派來說,此時的情勢乃是下風,所以他們必須要足夠的謹慎。
謹慎便意味著守成,守成便意味著藏鋒。
薛宗儒見林景何做出防禦的架勢,哂然一笑,便使出覆海劍法中的覆海難收。他並不想與林景何再鬥下去,他突然覺得沒有什麼意思。
林景何便感覺到一股巨大的力量向自己衝了過來。他將劍橫在身前,但是這股巨大的力量,卻帶著摧枯拉朽的氣勢,使他不斷的向後退去。林景何的眼睛瞪的滾圓,頭上不停的冒著汗珠。他先前在場下,並沒有感受到這一招覆海難收真正的威勢。此刻他身當其衝,便切實的感受了剛才烏捷元所承受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