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江湖魁星閣(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次的大會對傳功長老董作斌和九袋長老趙安奎來說,可謂是一個絕佳的機會。他們明爭暗鬥了這麼多年,但是因為秦風幫主的緣故,致使他們處於一個微妙的平衡狀態。如今秦風幫主的離世,留下了一個空白。雖然傳功長老董作斌和九袋長老趙安奎根據丐幫的規矩是不能擔任幫主之位的,但是他們的底下的丐幫弟子卻沒有這樣的限制。
如果他們的弟子能夠成為幫主的話,那麼兩派的紛爭異最終會出現勝負,到底是汙衣一派一統丐幫,還是淨衣一派大行其道,結果就在這大會之上。
這次大會的地點在神農山的丐幫總舵當中,四面環湖,可謂是一個絕佳的地點。
雖然這次的大會略微有些倉促,但是江湖上有名的門派就顧都派了長老弟子前來觀禮,當代少林延慈方丈和武當張清修掌門也都親自帶領弟子前來丐幫總舵觀禮。
盧桂芝親自上前迎接道:“延慈大師,張道長你們能親臨丐幫,著實是讓丐幫倍感榮幸。”
“丐幫的投石大會是江湖上一等一的大事,貧僧雖然是出家三十餘年,但是仍未能斷絕陳事,今日特來叨擾,實在是罪過。”延慈大師雙手合十說道。
“無量天尊,貧道枉修三十餘年,到底未能脫去塵心,久聞丐幫的投石大會乃是江湖上的盛事,只是從未有幸得見,故今日前來叨擾,萬望主人家不要煩惱的好。”張清修一手託著拂塵,一手施禮的說道。
“延慈大師,張道長,這話卻是言重了,兩位乃是武林的泰山北斗,能夠親臨丐幫,實在是丐幫三生有幸。”
“阿彌陀佛。秦幫主天縱英武,竟突然仙逝,貧僧有事纏身,未能親臨祭拜,實在是罪過。”延慈大師雙手合十說道。
“盧長老,數月之前,貧道還與秦幫主相會,談武論道,當日尚且風姿卓越,精神抖擻,如何不過月餘便仙逝了?”張清修疑惑地問道。
張清修是武當第十七代掌門,他比秦幫主高出二十多歲,但是兩人的私教甚好,是難得忘年交。
“兩位大師,這件事說來卻是丐幫的隱痛。”盧桂芝嘆息道。
“即使這般,盧長老不說也罷。”延慈大師雙手合十道。
“兩位大師,遠道而來,且到座位上略作休息。”說罷盧桂芝便領著延慈大師,張道長來到座位處。
因為前來觀禮的各門各派眾多,丐幫特地開闢了一片區域最為他們的觀禮區。由於觀禮的人數眾多,地方狹小,為了能夠容納更多的人,只有少數在江湖上有名望的的武林人士丐幫給他們安排了座位,像是少林,武當,劍宗等。絕大數的武林人士,包括丐幫弟子,則都是在投石大會的高臺之下站著。
李固此時便是在靠近高臺的地方站著,在他的旁邊便是高文順一眾的武林俠士。
“師傅,這投石大會怎麼這麼熱鬧?”呂清雖然是個武痴,但是武功真的不高,而且也不曾行走江湖,做過的最出格的事情也不過是在建安城外的官道上攔路搶劫而已。他對於江湖上的認知,也不過是知道幾個名聲顯赫的江湖門派,例如武當,少林,劍宗之類的。
“呂兄你有所不知,這投石大會是用來選舉丐幫幫主的。”高文順在旁解釋道。
“選個幫主都還要這麼大的陣仗,自己關起門來隨便選一個不是更加的方便。”
“呂兄,丐幫可是天下第一大幫,選幫主對整個江湖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事情。而且因為丐幫人數眾多,其實內部分化成很多的派別,彼此之間明爭暗鬥。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紛爭,投石大會便是他們用來穩定整個丐幫的手段。”高文順依舊盡心盡力的解釋道,而且還不厭其煩。如果是李固的話,呂清問不到三兩句,就被他踹到一邊去了。
“沒想到高兄對丐幫的事情也是知道的如此清楚。”李固笑道。
“李兄說笑了,其實丐幫這些,汙衣和淨衣之爭在江湖上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之前因為有秦風幫主的強勢,還能尚且壓制住,如今秦風幫主已經離世,這投石大會怕是丐幫改朝換代的徵兆了。丐幫歷經了數百年,才成為天下第一大幫,最終也沒有躲過內部之爭。”高文順嘆道。
“以高兄之見,如今的丐幫是汙衣會勝,還是淨衣會勝?”李固問道。
“傳功長老董作斌武功高卓,在丐幫經營已經二十餘年,在秦風當幫主之前,就已經是丐幫的傳功長老。據說他的武功足以與秦風幫主匹敵,照目前在丐幫的情形來看,說是丐幫第一高手也不為過。他名下的弟子當中,出類拔萃的也不少,像是陳海、周濤等,雖然沒有名列十大青年高手之列,但是武功卻也差不了多少。”
“高兄以為汙衣派大概是必勝的了?”
“這就很難說了。”
“嗯?”
“汙衣派雖然實力很強,但是淨衣派卻也並非盡是泛泛之輩。淨衣派的領袖是九袋長老趙安奎,雖然的武功比之傳功長老有所不如,倒也差不了多少。而且目前九袋長老代行幫主之職,對淨衣派來說有著很大的優勢。長老名下的弟子中,像錢進、孫霄等,在江湖上也打下了不小的名聲。”
“高兄倒是兩邊都不得罪。”李固笑道。
“倒不是我取巧,實在是這兩派都經營許久,有著深厚的底蘊。”高文順其實對丐幫的瞭解並不多,但是這些年丐幫因為汙衣淨衣之爭,在江湖上惹出過很多的事端。他行走江湖的時間很長,有很樂於交朋友,因此得到了很多人並不知曉的內情。江湖中雖然都知道丐幫這些年了存在著汙衣淨衣之爭,但是到底哪些人是汙衣派,哪些人是淨衣派,除了丐幫的人知道之外,外界的很其實很少有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