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三十七 訓練(第1/2頁)
章節報錯
遠離珍珠港的一個未知名小島。
天還沒亮。
“瞧瞧你們,才跑7公里,就累得耷拉腦袋,日本飛行員可都是隨隨便便10公里負重越野,就你們現在這狀態,去支援中國作戰,就是零式的下酒菜。
現在,都給我跑起來.你們這些懶蟲,落入我的手裡,我要把你們千辛萬苦攢起來的肥肉一層層跑掉……”
一名上校軍官坐在三輪摩托車的車廂裡,左手拿著喇叭右手倒拎教鞭,衝著一群揮汗如雨的美國飛行員大聲吼叫。
這名上校軍官正是214號指揮官,一個星期前和詹姆斯.杜立特一起來到這裡,成為這群特選飛行員的教官。
這些飛行員共120人,包括導航員,投彈手,機槍手,都是美國精英中的精英,其中很多人見證了日軍偷襲珍珠港,親眼看著戰友在偷襲中喪生,都恨鬼子入骨。
珍珠港事件,雖然讓美國人空前團結,但也讓美國軍民計程車氣降至低谷。
為了鼓舞國人計程車氣,羅斯福決定以牙還牙,對敵人基地發起空襲打擊。
1942年1月末,美國海軍部作戰部長金上將,帶領海軍參謀們周密研究了空襲日本的方案。
經過研究,這次以牙還牙的戰機,選擇了效能優異的B25中型轟炸機,由航母運送到距離東京400海里海域,戰機起飛後,航母立即返回。
轟炸機從航母起飛,對相隔數百公里之遙的地方進行轟炸,這個方案在當時來說,是戰爭史上從未有過的創舉。
對此,美國人認為這不應該叫創新,而應該叫冒險,可能所有人都有去無回。
於是這一絕密任務,就交給了美國第一流飛行員,飛行速度世界紀錄保持者詹姆斯.杜立特。
經過深思熟慮,杜立特認為,擺在面前最大的一個難題,就是該如何讓這款轟炸機降落到【大黃蜂】號航空母艦上去。
有智囊提出,可以建造一個大型碼頭,可供航空母艦停靠,然後用牽引車把B25牽引到航母上,但這一計劃很快被否定。
首先,沒有如此合適的地方,就算有,花費的代價太大,且無法做到絕對保密。
日本人轟炸珍珠港的周密計劃,給美軍好好上了一課。
更因為這是一次突襲,需要一切靜悄悄地進行,造一個大型港口,把轟炸機一架架牽引到航母上去,必會引人懷疑,這就違背了“突襲”的意義。
日本人偷襲珍珠港後,擔心遭到美國報復,處處小心提防,美國想複製日軍的偷襲方式已無可能,只能另闢蹊徑。
這次美軍轟炸日本東京的意義重大,只能成功,不能失敗。
成功,就能讓民眾從頹廢中振奮起來,一旦失敗,就會對整個國家的信心帶來災難性的打擊。
也有人說,可以把戰機分解開來運到航母上去重新組裝,但戰機在出發之前還需要不斷測試,不斷升級改造、減重,在此期間,還得讓飛行員不斷試飛檢查成效。
就當下技術,經過拆解後再組裝的戰機的效能,多少會受到些影響。
杜立特認為,也許只有214才能把減肥後的B25轟炸機,降落到大黃蜂號航母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