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寒連忙開啟飛行頭盔,然後喜出望外,大聲朝被幾名士兵硬拉著朝摩托車跑去的金梅爾叫道:“是自己人,是從【企業號】航空母艦上飛來的援軍。”

就在此時,大喇叭裡傳來聲音:“解除警報,解除警報,飛來的是自己人,再說一遍,飛來的是自己人,解除警報,解除警報……”

原來,【企業號】航空母艦的指揮官哈爾西中將,接到珍珠港遭到空襲的訊息後,第一時間命令麥克拉斯基和林賽各帶領一箇中隊的野貓,火速支援珍珠港。

稍微停頓,他那“公牛”似的脾氣就上來了,命令迪克.貝斯特帶領一箇中隊的無畏式前往珍珠港,萬一有日本人的航空母艦,無畏式的出現,就是對航母的威懾。

前文說過,日本人偷襲珍珠港的計劃並非天衣無縫,美國參謀總長曾經嗅到過戰爭的危機,併為此而警告了海陸空三軍,只是由於日本人用以談判為主導的瞞天過海之計,矇蔽了絕大多數美軍高層的眼睛,所以馬歇爾的警告沒有被包括金梅爾在內的指揮官重視。

但綽號“公牛”的第八特遣隊司令官哈爾西中將,卻嗅出了戰爭的味道。

但他知道,僅憑直覺是說服不了金梅爾的,華盛頓要的是證據,否則就有擾亂談判的嫌疑。

為了使夏威夷的日本間諜產生錯覺,認為第八特遣隊的【企業號】是外出例行訓練,哈爾西中將在外出時認為有必要讓戰列艦跟隨艦隊一起出發。

但後來之所以沒有讓戰列艦隨隊出發,是因為他又斷定,必須首先儘快把海軍陸戰隊的戰鬥機運往威克島。

其次,時速僅17節的戰列艦,同時速高達30節的航空母艦,巡洋艦,驅逐艦一起出航,只會礙手礙腳,如果一旦與日本艦隊狹路相逢,戰列艦幾乎無法保護美國的艦艇,因為在海上保證安全的最大要素就是速度。

哈爾西中將帶領艦隊離開珍珠港後不久,就命令【企業號】航空母艦的艦長喬治.D.馬雷上校釋出《第一號戰鬥命令》,宣佈【企業號】航空母艦戰鬥群從現在開始進入戰鬥狀態,並注意防止敵人的潛艇。

同時,哈爾西中將命令第八特遣隊所有飛機都帶上炸彈或魚雷,把魚雷機上供演習使用的彈頭都換上實戰彈頭,飛行員隨時準備起飛戰鬥。

當作戰參謀威廉.H.布萊克手中拿著戰鬥命令,準備向整個艦隊釋出前,他帶著疑惑不解的神色找到哈爾西中將:“司令,你同意這項命令嗎?”

哈爾西中將:“同意!”

作戰參謀威廉.H.布萊克:“你知道這項命令意味著戰爭嗎?”

“知道。”

“但是,不能由你司令個人來決定開戰,萬一出了事情,誰來負責?”

“我負責,可以嗎?如果發現敵人過來,就先發制人,有什麼爭論到以後再說。”哈爾西中將的回答就像他的綽號“公牛”,說話的分貝提的很高。

“是!”威廉.H.布萊克說著把命令遞給哈爾西中將讓其簽字,然後下達準備作戰的命令。

接到實彈戰備的命令後,整個艦隊的官兵異常興奮,年輕人摩拳擦掌,躍躍欲試,誰都知道,戰爭早晚都會來臨。

接下來,哈爾西命令艦隊停止所有無線通訊,白天派出反潛巡邏機擔任戒備,每天早晚各兩次出動飛機,在艦隊周為483公里的範圍內搜尋敵機敵艦,因此可以說如果那時發現了攻擊夏威夷的日本先遣部隊的鍵值和潛艇的話,那麼先行發動太平洋戰爭的,也許就是美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