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寒走到機庫門口,庫門自動開啟,一架小巧而強悍的零式戰鬥機出現在眼前,然後機棚逐漸消失。

第一次近距離觀察零式戰鬥機,為了完全瞭解他,周至寒對它的外形也要做深入研究。

就當下來說,這架零式戰機的設計原理非常新穎,有趣,由此可以體現出日本人非常聰明,善於創新發現。

周至寒認為,這架飛機上的許多創新,就算是放在十年後也不算落後,一個物資匱乏的島國,居然能造出如此優秀新奇的戰鬥機,這也足以說明,這個民族令人可怕之處,他們的聰明才智用在正道上可以造福世界,用在邪路上則是人類的災難。

周至寒伸手摩挲戰機的外殼,堅硬而輕,應該是一種特殊材料製成。

外殼的組成部分非常簡單,簡單到了大智若愚,它由冷凝器,油箱,美式螺旋槳和發動機組合成為一個整體,只用四個大鉚釘就固定在飛機的火強上,全部的燃油,潤滑油,壓力、溫度和其它管路都連線到一個簡單的接線盒上。

周至寒在英國的時候,曾經在飛機制造廠看過噴火和颶風戰鬥機的製作流程,相比較安裝或拆卸一臺完整的零式發動機以及飛機螺旋槳和潤滑油冷卸器系統,只需最多半個小時,而英國的噴火或颶風則需要五至六個小時,這幾款戰鬥機製造上的時間差,在戰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這也是為什麼在二戰期間,日軍戰鬥機的供用快到令人咋舌。

零式戰鬥機的左右機翼與駕駛艙渾然一體,完全不需要鉚釘以及另外的工序,這就極大減輕了接頭和螺桿的重量,起落架也非常輕,只有噴火戰鬥機起落架的三分之一重量。

為了減輕飛機重量和多帶油量,飛行員的裝甲保護全部被拆除,包括一英寸厚的自封油箱的裝置也被拋棄。

周至寒搖頭,日本人真的是沒把飛行員的命當成人命看,甚至連狗命都不如,他們還把發動機的電動啟動機去掉,啟動器不僅自身重20公斤,而且還需要一個很重的電瓶和粗銅線來啟動馬達,這些被去掉後,改用更輕的鋁合金來完成這些裝備,在每一個微小的細節上,去節省關鍵性的重量,被日本人做到了極致。

至此,周至寒算是明白了,零式戰鬥機的螺旋槳仿照美式螺旋槳,而它的九六式瞄準器和氧氣裝置等其他組合借鑑了德國和俄國的設計,有些配件完全就是仿製。

零式的瞄準器依然使用九六式艦戰的瞄準器,它借鑑了德國的雷維C/12D瞄準具。

這款戰機沒有照相槍,估計也是為了減輕重量,而且日本飛行員被練成了榆木疙瘩,對上級保證絕對的忠誠,不相散漫且會撒謊在西方飛行員,為了得到財富和升遷,會胡亂捏造戰果。

說白了,零式戰鬥機並不像後世人們所說的那樣,是日軍的跨時代武器,日本人只是用他們的聰明才智,借鑑各國戰機的優秀部分變為己用,根據自身島國資源和工業特點,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創造出了零式戰鬥機。

它的發動機馬力相比噴火,颶風,梅塞施密特,P40都顯得比較單薄,發動機的技術無法借鑑歐美,所以日本只能用減輕飛機材料的辦法,讓發動機由小馬拉大車,變成了小馬拉嬰兒車。

周至寒坐進駕駛艙。

中國空軍目前所用的戰機全部來自歐美,駕駛艙比較大,瘦小的中國飛行員坐在裡面稍顯空曠。

而零式戰鬥機的座艙更加適合亞洲人,這也是零式減重的一個重要部分。

雖然零式戰鬥機的座艙尺寸要小於歐美戰機,但它的座艙仍能為中等身材的飛行員提供足夠的空間。

相對於歐美戰機,零戰儀表的排列非常簡單便利,安裝了所有當下戰鬥機所需的飛行和導航器材,包括水平儀,氧氣罩,無線電通訊器,電羅經和倒飛機滾轉指示器等。

該機的方向舵用踏杆沒有采用常見的獨立踏板,它金屬製的馬鐙形裝踏杆鉸接兩側踏杆末端,形成左右獨立的剎車控制,剎車踏板透過鮑登線,連結在兩個固定在座艙地板上、航舵前方的油壓缸上。

整個方向舵踏杆,可以透過手動調節螺栓改變距離,以適應不同腿長的飛行員。

零戰的操縱桿設計中規中矩,它上面沒有扳機和武器選擇開關,這些按鈕都被挪到了駕駛艙左側的節流閥上。

節流閥上有武器選擇開關,開關前撥是選擇7.7毫米機鼻機槍,開關後撥是選擇機翼上的7.7毫米機槍和20毫米航炮。

在節流閥前方,設計有長且彎曲的扳機,可以在開火時,快速而流暢的選擇使用所需武器。

在節流閥向限儀的後方,也就是節流閥手柄的下端,佈置有增壓機控制開關,可以在需要時加速五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