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七 剪刀機動+悲壯的燃燒(第1/4頁)
章節報錯
日軍的王牌飛行員山下七郎大尉的101號戰機和中國空軍戰火梁鴻雲的233號戰機之間也進入了兇險的平飛剪刀機動角逐。
旗鼓相當!
二人都搶不到有利陣位改出,都沒有辦法擺脫剪刀機動,只能這樣糾纏下去,現在就看誰先出錯,就看誰能熬住。
空戰中的所謂剪刀機動,是兩架戰機在追逐中不斷交叉的戰術動作。
造成這種戰術動作的原因是兩架戰機之間的航向大致相當,且相互間難以構成有利的射擊條件,導致雙方不斷爭奪有利事態所致。
剪刀機動,並非單獨的、單機的戰術機動,更多是由於戰機在轉彎、接近過程中,雙方破壞對方戰位而造成的局面。
做剪刀機動的雙方,體能消耗極大,必須不斷操作戰機加速轉彎,從而彌補飛行高度上的損失。
這個時候,誰的戰機處於低位,誰就處於捱打的局面,佔高位的戰機有機會改出,瞬間俯衝,做出打擊。
如果雙方戰鬥機都不能取得有利陣位,或是擺脫不了對方剪刀機動糾纏的情況下,雙方會被迫一直進行剪刀機動。
剪刀機動,就是一個不死不休的雙機戰術機動。
剪刀機動首先考驗的是飛行員的體力和意志,誰的體力下降的厲害拉不動飛機操縱桿,誰就會在機動中敗北,被敵方咬住尾巴。
二戰期間,所有飛機都沒有助力器,操縱桿全部憑飛行員用力量前推或者後拉,在做剪刀機動時,對於飛行員體力的消耗巨大,體力稍差一點的飛行員,幾個大彎過後,兩隻胳膊就再也沒有力氣拉動操縱桿,結局,只有被對方擊落。
剪刀機動,對雙方戰機的考驗也是全方位的。
由於剪刀機動沒有直線飛行,所以對戰機的消耗更是巨大。
剪刀機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判斷出兩款戰機的優劣!
就像是兩輛載貨汽車一直在向上爬坡,由於坡度變陡,汽車的速度在不停下降,到最後,先熄火,爬不動的汽車就算敗北。
而在空中,最後沒有動力攀爬的戰機就只有死路一條,要麼是失速,要麼是空中熄火,這兩種情況無論出現哪一種,對飛行員來說都是絕路。
剪刀機動,是對戰機和人的意志力的絕對考驗。
飛行員沒有好的體力,在做剪刀機動時控制不住操縱桿,再好的飛機在他手裡也是白搭。
飛行員很優秀,但是沒有好的戰機,在做機動時敗北,也是九死一生。
說簡單點,就是誰的戰機先掉到維持飛行所需的速度極限,誰就會被咬住。
很多戰機在飛剪刀機動到了極致狀態時會失速無法控制。
還有的戰機在失速前突然晃動機身,改盤旋機動為平飛,避免失速,這樣的結果就是,失速避免了,但也被對手咬住,再也甩不掉,被對方開火擊落。
所以,剪刀機動最消耗飛行員體力,也能客觀的評估兩款戰機的實戰戰力。
說白了,所有沒有經過戰爭考研的武器,所有的優秀只是停留在紙面上。
101號九六式的機動效能稍勝233號鬥MKI戰鬥機。
但四翼的鬥士MKI戰鬥機的減速效能又優於雙翼的九六式。
但每當九六式就要衝到鬥士MKI戰鬥機前方限於不利局面時,九六式就利用他靈巧做一個半翻滾,立刻又佔到稍後的位置,但轉瞬間,又被鬥士MKI戰鬥機優異的減速能力彌補……
這也是二人能夠鬥得旗鼓相當的原因所在。
可以說,二人的飛行能力,在伯仲之間,現在就鬥雙方戰機在剪刀機動時的耐艹性了。
戰機的剪刀機動,就相當於兩人之間的肉搏戰,非常兇險,別人很難幫上忙,因為二人之間的位置轉瞬即變,第三者很容易傷到自己人。
戰火的臉色慘白,他嘴唇已被咬出血來,他的體力已經到了極致,他在用古老的放血法,來為自己提升戰鬥力。
山下七郎的體能也到了極限,他咬緊牙關臉色累的紫紅,渾身出現輕微的顫抖。
由於剪刀機動的過載太大,戰火和山下七郎都出現了短暫的意識模糊,視線也變得混沌不清起來。
這才是真正的以命相搏,二人的意志品質都如鋼鐵般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