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腰包裡並不鼓,他們當然就會喜歡便宜一些的產品了。

哪怕質量不是那麼的好,也不是什麼品牌,但是畢竟是日常生活用品嘛,消耗品來的,怎麼方便怎麼來咯。

“這確實是很關鍵的一點,但是。”陸懷安頓了頓,堅持了自己的看法:“我們不能拿這種邏輯,來混淆產品質量的概念。”

從一開始,新安集團打出的口號就是,質量第一。

如果為了鬥贏盛寶,他們就把新咚的要求降低。

引入那些個三無產品,那不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砸了招牌,萬一真要有人買到了不合格的產品,打官司,他們必輸無疑。

哪怕是沒輸,產品勉強還過得去,那也是連帶著一盆髒水潑了他們整個新安品牌。

太不值當。

眾人聽了之後,紛紛點頭,若有所思。

確實,那簡直就是立起來的活靶子。

但就是不甘心啊,真要讓盛寶賺翻了啊這是。

那也沒辦法,陸懷安在桌面輕輕叩了叩,給大家劃下了具體的方向:“我們現在呢,基本上,新咚已經安全地渡過了初創期,接下來,我們就可以厚積薄發,慢慢進入蓬勃的發展期。”

事實上,相比於盛寶的巨大的下沉市場,新咚的勝算也不小的。

畢竟,他們有著極具競爭力的價格、精確的受眾定位、迅速高效的物流和優良的售後服務。

尤其重要的是,新咚能確保質量,絕對沒有次品瑕疵品,確保正品。

這些條件,都是盛寶想都不敢想的。

“並且,留給我們的時間是非常少的。”

哪怕現在有著很多的勝算,但陸懷安依然提醒眾人:不能掉以輕心。

畢竟,只要讓盛寶緩和過來。

一旦他們開始瘋狂盈利,渡過了這段時期,他們有了資本之後,就可以開始轉型。

沒有哪個公司,能一直保持在下沉市場。

因為那畢竟不夠賺錢。

哪怕是薄利多銷,只要有不少退貨的,總體來說,盛寶還是虧損的。

陸懷安大概地推算了一下:“按照目前盛寶的經營狀態,他們想要扭虧為盈,需要一到兩年的時間,如果他們想要做起口碑,那後面他們必然會轉型。”

比如說,保證正品。

這一點都不需要經過驗證,楚益就已經點點頭:“根據我們的預估,他們好像正在整合各個品牌,如果我們沒猜錯的話,他們後期可能是準備加入一些大品牌的店鋪的。”

只不過,現在盛寶還不具備與這些大品牌洽談的資格。

但是,這只是遲早的。

商人逐利。

在鉅額的財富面前,沒有人經得起誘惑。

LOW就LOW唄,真要到了那個時候,盛寶數以億計的使用者,還用他們上門請求協商嗎?

恐怕,到那時,會是各個品牌商主動上門吧。

就像他們新安的聊天軟體一樣,擁有無數的使用者,各廣告商是主動上門洽談合作的。

不僅得掏錢,還得相互競搶。

“所以,時間比較緊迫。”陸懷安頓了頓,篤定地道:“甚至,我的預估,可能還會有些偏差——量變會引起質變,如果我們不抓緊時機趕緊發育,盛寶很有可能會在比兩年甚至一年更短的時間內,拿下中端市場。”

那到時,留給新咚的市場選擇面就更小了。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