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真的,不是他們不想來。

只是,這事情的發展,有些超出他們的想象了。

“這怎麼回事啊?”

“我們的產品,為什麼銷量這麼差的?”

“不是都說好了,會支援我們嗎?”

陸言都只默默地做事,不吱聲。

真正將悶聲發大財,做到了極致。

先前那些蹦躂得歡快的,如今都懨了。

因為,市場了決定話語權。

雖然的確很多人表過態,說要支援他們這些本土企業,支援本土鞋廠。

甚至還有人說過,要抵制中國的產品,不再使用任何中國生產的東西。

可是……

錢包是喜歡說實話的。

比如說這一批次,同樣是鞋子,同樣是新款。

新安集團的新產品,上來就真的是新款新型號,質量過硬。

那個皮子,拿在手裡能真真正正地感覺到舒適舒服。

穿上以後真的很輕鬆,一點都不累腳也不磨腳的。

因為出廠之前,就已經被品控嚴格地盯過產品質量了,不管他們挑哪雙,都是一樣的。

可是本土的企業……

一樣的價格,質量就不過關。

要麼是皮子差,要麼是樣子醜,有些甚至還脫線。

一樣的質量,價格就暴漲。

跟新安集團同等的質量,價格比新安集團的鞋子貴出兩三倍是很正常的事,有些甚至貴出五六倍出來。

倒也不是沒有冤大頭來買,可是這畢竟是少數。

更多的人,但凡做過了比較,就會立馬選擇新安產品。

有人質疑他們不支援本土企業,他們都是嗤之以鼻。

誰的錢不是錢。

他們的錢都是辛辛苦苦賺的,可不是大風颳來的。

要支援本土企業,就得拿更多的錢去買質量更差的鞋子——憑什麼?

可是他們的這個回答,無法讓當地的企業感到滿意。

他們甚至再次請了媒體朋友去採訪。

想的是要把場面搞大,把事情鬧大了,上頭不好交代,肯定就會再次給出一個滿意的答覆。

結果,在記者採訪的時候,消費者們也說得挺現實:“我的確想支援本土產業來著,可是這差距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