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3章 回馬槍(第1/4頁)
章節報錯
陸懷安盯著整個環節,確定沒有任何問題後,才輕輕吁了口氣。
等到五月份,世界盃足球賽開場。
他們這些產品也全都被運用起來。
一時之間,新安集團這個名號,當真是響徹海外。
不僅完美地撐起了這個場子,而且價格低廉,質量過硬!
這麼宏大的一個活動,沒有出一點紕漏!
很快地,龔蘭她們接到了更多的訂單。
有時候他們忙不過來,也會把自己的一些訂單勻出去。
跟在新安後面的這些個小廠家,也吃得滿嘴流油。
在這個時候,有企業戰略研究所釋出了一份《科技發展報告》的綜合報告。
這篇報告裡面,首次提出了「中國製造」的輪廓。
陸懷安看得很是仔細。
他覺得,這個理念,還挺有意思的。
中國製造啊……
與此同時,上邊也開始構造全國範圍內的製造業的區域結構。
首屈一指的,當然是長江三角洲。
與另兩處相結合,形成了世界級的製造中心。
當然了,在這裡面,新安集團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畢竟,新安集團囊括的產業太多太多了。
而且他們的價格雖然也不高,但品質卻一直管控得極好。
但是事實上,中國製造從一開始,全部優勢僅在於價格低廉。
有人就覺得:「這價格都低成這樣了,也不過是賺個辛苦費罷了,沒必要那麼死管質量了吧。」
「確實,能多走些就多走些唄,省點損耗費不也挺好。」
不說以次充好,但檢查沒那麼仔細,也算不得什麼的吧?
可是,這種說法在陸懷安這裡全都行不通。
他堅持要求控制品質。
「我們中國製造,倘若真的能在世界範圍內崛起,我希望,中國製造能成為褒義詞。」
而不是任誰一提起中國製造,就想到次品。
現在省的這點錢,賺的這點利,以後是需要巨大的代價來扭轉的。
不划算。
而價格低廉的基礎,就是勞動力低廉。
在中國製造全球聞名的同時,也有很多國外的企業開始看到了商機。
他們算了一筆賬。
在國外建廠,在國外銷售產品,賺得很少。
在國外建廠,在國外銷售產品同時也在中國境內銷售產品,能稍微多賺一點。
而在中國建廠,情形就大不一樣了。
成本降低,銷售量卻會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