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哪怕是中國的產品運往各國各地,他們也沒什麼太大感受的。

畢竟大部分都是些快消產品,不值當他們費心思。

可是,其中的各種電子產品,讓他們感受到了威脅。

比如說彩電、DVD、電腦和手機。

“這手機比我們的都先進!價格還更低!”

“DVD必須要好好地限制一下,現在我們的都賣不出去了!”

“這個彩電,質量太好了,尤其是螢幕,好些客戶都來退了我們的產品,轉而買他們的了!”

這樣肯定是不行的。

太可怕了!

他們好些企業領導紛紛回國,爭相討論要如何應對新安集團的強勢進攻。

可是,他們的提議呈上去之後,如泥牛入海,悄無聲息。

沒辦法,現在中國剛加入WTO,哪怕是做做樣子,都得讓他們把生意做下去。

總不能前腳支援,後面馬上又翻臉。

這樣一來,國際上他們漂亮國的臉往哪擱?

以後他們說話,還有誰會聽?

趁著在國外,張正奇和霍培峻把這邊的各種資訊全都匯總返回了國內。

陸懷安清楚地意識到,這就是一個重大機遇。

他砸了不少錢到海外這邊,搞廣告。

讓張正奇和霍培峻不用急著回國,而是開始四處洽談。

有錢,又有政策扶持,還有國家相助。

硬生生砸開了不少企業的大門,跟他們搞合作。

對於海外這些企業,相比於國內,揚名的方式真的太簡單了。

只要砸錢,請些名人唱唱跳跳,拍幾支廣告。

然後運營一下,就能很快把一個品牌推上高位。

這種叫名人效應,見效非常快。

等到過年前,新安在海外,也已經是一個響噹噹的大品牌了。

陸懷安當機立斷,讓張正奇和霍培峻兵分兩路。

一邊是讓張正奇配合上級的吩咐,該怎麼做就怎麼做。

另一邊,則是讓霍培峻抓緊時間回國。

國內的產品已經在緊鑼密鼓地生產當中。

只等著他回來,可以再運一趟出去。

有了錢,國內的發展速度那真是跟火箭一樣的往上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