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頭新安集團要是真的跑了,他們好歹還留了條路下來。

這也正中鍾萬下懷,所以非常支援他們的行為。

“正好呢,這邊路基本都已經修好了,馬上三處都要合龍。”鍾萬點了支菸,比劃了一下:“從這邊,修過去,修橋的話,我探過他們口風,全都是想修的,只是沒錢,真要幹起來,他們不少人說工錢不要都行。”

“那不至於。”陸懷安擔心的是會耽誤生產。

既然不會耽誤,而且不會影響原計劃的話,這橋就可以修。

但是,這畢竟是計劃外的,北豐的扶貧幹事也已經早就回去了,鍾萬有些發愁:“……這,錢可能會有點多。”

現在新安集團又是建新工廠,又是搞新產品,幾個實驗室全跟吃錢一樣。

手頭緊,他懂的。

也正因此,他先前做了幾次準備,都沒好意思開這個口。

可是,時間緊迫啊。

再拖下去,淮啟這邊就要入冬了。

如果入冬之前,框架沒有搭起來,今年就搞不成了。

明年他已經定了四個專案的工期了,拖過年,他到時候未必能有時間。

“多就多了。”陸懷安笑了笑,彈了彈菸灰:“該做的,總得做。”

誰不難呢,啥專案都難。

要說錢,賺多少都是不夠的。

該花的錢,就別捨不得。

鍾萬瞪大眼睛,驚喜地道:“真的?安哥,你答應了?”

“嗯。”陸懷安挑眉,無奈地笑了:“本身這也是我們的計劃之一,不是嗎?”

只是鍾萬考慮到自己的時間,把它提前了一些而已。

其實按照陸懷安他們原本的計劃,是想把修橋這項工程放到明後年的。

到時,淮啟這邊的新安電子廠已經投入使用並且至少產出了一到兩批新產品。

那個時候啊,手機賣得越火,他們就越有錢。

轉過來把錢砸到淮啟,豈不是雙贏。

“但是,你說的也有道理。”

基礎建設什麼的,宜早不宜遲。

陸懷安指了指前面,又點了點後面:“如果可以的話,最好是兩座橋一起修。”

如果能實現從淮啟到商河的通車,想必後面會更輕鬆一些。

至少,陳翊之他們回家,就不必那麼麻煩了。

“另外,通往博海的那條路,最好也收拾收拾。”陸懷安想起自己來時的一路顛簸,無奈地笑了:“鋪層瀝青都是好的。”

尤其是主幹道,儘可能地拓寬一下。

鍾萬點點頭,都認真地記了下來。

不過,他也沒敢打包票:“那條路估計有點難度,因為兩邊不少都是農田和菜地。”